提要
近日,清华特聘教授许文胜等网上倡议中国应恢复“黄帝纪年”,倡议提出历法是民族文明久远的标志,现行“公元”源于基督教,应称“西元”。倡议者给出了黄帝纪元的公式,即:黄帝纪年=西元纪年+2698年。复旦教授认为这种想法愚蠢且矫情,并且是不可行的。
从左至右依次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许文胜、
华声在线资深副总裁孙虹钢 参与策划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上班这点事》、
华声在线总编辑荣松。
日前,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许文胜、华声在线总编辑荣松和孙虹钢等网上倡议:中华纪年应恢复“黄帝纪年”,并征集支持者的签名。
2月1日下午,新民网分别联系了该活动的三位发起人。第一发起人许文胜向新民网表示,要通过该倡议“唤醒国人、恢复和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但不抵制外来文化”。
他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好,是第一个开始纪年的,中国人可以用自己的纪年”。荣松和孙虹钢也向新民网表示,支持许文胜1月30日发起的《中华纪年应恢复“黄帝纪年”》倡议。
发起者称:所谓公元应为西元更妥
倡议书中提出,每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自有“历法”,是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明是否久远的判断标准之一,而“纪年”则是“历法”构成的基本基石。
荣松向新民网介绍,所谓公元并不是真正的“公元”,而是基督教纪元,公元前的英文是BeforeChrist(基督出生之前),公元后AnnoDomini是拉丁文,意为“基督出生之后”。中国称之为“公元”,其实不确,西方国家明确称之为基督教纪元,而伊斯兰国家多用“伊斯兰纪元”,不少国家使用自己的纪元,只在外交和国际事务中用基督教纪元。中国农历虽然年份与公元一样,但实际上历法完全不同。
许文胜告诉新民网,“公元”应指所有中国人秉承的纪年法,作为世纪的开始以此为核准;而“西元”是指中国人不承认这个纪年法,只承认这是西方的纪年法。
在倡议书中,许文胜提到“公元2007年,是源于基督教的纪年方式,对于信仰这个宗教的国家完全适合,但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无神论国家,使用此纪年方式就有欠妥当了。”他告诉新民网,“使用‘西元’这一说法更为妥当”。
倡议书:我们应有自己的纪年法
倡议书中提出了黄帝纪元的计算公式,称“经过大量考证史实,参照夏、商、周的参考资料,再加上精密的推算过程,我们确认了黄帝纪元的起始问题,那就是以现在西元纪年体系表述的西元前2698年,这在《辞源》中也得到了验证。因此,我们得出了计算黄帝纪元的公式,即:黄帝纪年=西元纪年+2698年”。
许文胜表示,纪元相当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起始,在历史学和社会学中都有特殊定义。中国的纪元实际是全世界最早的,早于埃及、巴比伦,代表着中国人在4700多年前就进入文明时代。
就倡议书中提出“中元纪年”,许文胜表示“中元纪年”即“黄帝纪年”,这一新提法是相对于“西元纪年”而言,以与西方国家的纪年法相区分。
在倡议书中,许文胜还特别说明“我们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或者打倒西元纪年。”荣松告诉新民网,“可以两者并用,但在国内我们更提倡使用自己的纪年,这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此外,许文胜还告诉新民网,“真正国际化,可以吸纳外来的,但必须有本民族的。”他说,“我们发起这个倡议是为了大力提倡本民族的文化”。
社会学教授:这种想法没有任何意义
就此,新民网连线了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于海认为,这种想法愚蠢且矫情,并且是不可行的。他向新民网表示这个想法没有任何意义,纪元实行了2000多年,为全世界接受,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标记,“把纪元改过来就能让我们更有民族自信心?就能让我们更好抵制西方文化侵略?就能让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发展得更好?”
于海向新民网表示,“难道我们不加入到世界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中,而在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标新立异?我们应该把创造性、民族自信心放在怎样给世界提供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
此外,于海还认为,黄帝是个传说,本身有虚构成分,他说,“我对许多祭黄仪式、祭孔仪式有保留态度,所上演的是一些无生命力的、僵死的仪式,我们真正的要恢复的是孔子儒学中真的精神,自强、人格修养、自尊”。(章文君)
今日中国该如何纪年
据南方都市报2006年12月25日报道
近日有十位名校博士生联名发表抵制圣诞节的宣言,对其主张如何评价,应作何反应,媒体和网上已有各种声音,我没有什么新的或特别不同的意见,无需赘言。我要说的是这份宣言结尾的纪年,原文是:
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
西历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十位博士生采用这样的纪年方法,自然在于证明他们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干支纪年,但又考虑到公众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所以又特意注明“西历”。不过,问题也正出在这里。
即使根据中国传统,用干支纪年,一般也不必用干支纪月,纪日,因为就是在公历尚未通用的清朝,写上丙戌年某月某日就可以了。就是文人雅士,大概也没有多少人能记住月、日的干支,免不了还得翻翻黄历才能明白。
如果一定要复古,十位博士生又复得不够彻底。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读过《离骚》,有没有读过《资治通鉴》?中国还有更早的太岁纪年,天干、地支都有相应的岁阳和岁名。采用这种方法,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就应记成“柔兆掩茂(年)屠维大渊献(月)重光大荒落(日)”。或许博士生们或其中某位博士生是知道这种写法的,他们大概也会意识到,如果这样写出来,绝大多数人会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可见复古也得有个分寸,不是越古越好,越雅越强。
博士生们提倡爱国,我完全赞成。但须知爱国不是一句空话,应该从守法做起。在中国,用什么方法纪年可是一件大事。以往皇帝登基后,立即要颁布新的年号,一般从下一年开始就得使用新年号了。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宣布采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宪法,其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纪年”。也就是说,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定纪年是公历。博士生们在个人活动中采用什么纪年,完全有他们的自由,旁人不必干涉,但向公众发表一个正式的宣言,难道不应该遵守国家法令?至少应该将公历纪年放在前面才是!
至于将公历称为“西历”,也是不妥当的。本来,在1949年后,中国大陆都称“公历”,“西历”或“西元”流行于港台海外,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使用渐多。但既然国家曾明确立法,以公历为纪年,那么原来的“西历”或“西元”已经成为中国通用的“公历”或“公元”了。如果严格守法,就必须称为公元,连称公历都嫌不够正规,何况称为“西历”!
当然,这也怪不得博士生们,因为连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人有时也不知道,在纪年问题上应该遵守国家法令。十几年前,一位领导在发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会上公然鼓吹以黄帝纪年,声称现在采用公历纪年“乏味”。他大概从来没有想到,你个人完全可以感到“乏味”,但作为领导,你的公开、正式言论必须遵守《宪法》和相关的法令,岂能根据个人好恶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我这样说并非吹毛求疵,而是希望博士生们更全面地了解传统和现实,以便使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加准确。
(葛剑雄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