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操作卫生要求
第十四条 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
(一)沐浴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本规范有关要求,依据《推荐的沐浴场所用品用具更换、洗涤、消毒、保洁方法》(附录1)和《推荐的沐浴场所及设施、设备、工具清洁消毒方法》(附录2),制定本场所具体的卫生操作规程。
(二)沐浴场所经营者应当认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卫生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第十五条 用品用具采购要求
(一)沐浴场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药剂、清洁杀虫药剂、化妆品、消毒设施、饮水设备等各类用品用具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二)确保使用的消毒剂、清洁剂、杀虫剂不得对人体产生危害。使用的消毒、通风保暖等设施设备不得对人体安全造成损伤。顾客用的沐浴露(液)、洗发水(液)等发用类、护肤类、美容修饰类、香水类化妆品对人体不应有毒有害并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
第十六条 储藏卫生要求
(一)应按照最大接待容量3:1的公共用品用具配比数量配备相应的库房和保洁存放容器或设备,各类用品用具应分类存放并有明显区分标志。
(二)库房和保洁容器或设备内不得堆放杂物。库房应有防止病媒虫害的设施和措施,设有隔墙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设有机械排风设施,保持良好通风。
第十七条 用品用具使用卫生要求
对供顾客使用的浴巾、毛巾、浴衣裤、垫巾等纺织用品、公共茶具、公用拖鞋、修脚工具应有严格的更换、洗涤、消毒、保洁制度,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其中对浴巾、毛巾、浴衣裤、垫巾等纺织用品和公共茶具应在洗涤消毒专间内洗涤消毒,对公用拖鞋和修脚工具应选择场所适宜地点进行洗涤消毒,经洗涤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备用。各类用品用具更换、洗涤、消毒、保洁方法可采用附录1推荐的方法。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第十八条 浴池水消毒
沐浴场所应根据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客流量等状况定期对浴池彻底清洗、消毒、换水,营业期间池水应定期补充新水。浴池水每日必须经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处理,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第十九条 沐浴场所及设施、设备、工具清洁消毒
沐浴场所应及时清扫,对地面、墙面、水龙头、座椅、茶几等顾客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更衣箱、公共卫生间(厕所)、垃圾箱(桶)、浴池、浴盆、洗脸盆、擦背凳及擦背工具、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宜按照附录2推荐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第二十条 设备设施维护要求
沐浴场所清洗消毒、保暖通风、冷热水供应等各种设备设施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第四章 人员卫生要求
第二十一条 健康管理
(一)沐浴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须取得“健康合格证”。“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二)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可疑传染病患者须立即停止从业并及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
第二十二条 卫生知识培训
(一)沐浴场所卫生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必须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规、基本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二)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三)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二十三条 个人卫生
(一)沐浴场所从业人员上岗时应穿着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佩戴标志,为顾客进行修脚、擦背等操作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操作时应戴口罩和帽子,操作完毕后应对自己手及时清洗消毒。
(二)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不得将与沐浴无关的个人用品带入沐浴区域。
[上一页][1][2][3][下一页] |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