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一辆印有京剧脸谱的白色卡车开进舒城县万佛湖镇,车刚停下,密封的后车厢自动开启,半小时后,一个面积约80平方米,灯光、音响设备一应俱全的小舞台呈现在人们面前。“流动舞台车”引起乡亲们浓厚兴趣:“第一次看到带轱辘的舞台,很新鲜。
“流动舞台”搭起来,花腔小调唱起来。来自省黄梅戏剧院、皖西庐剧团等表演团体的20多名演员拿出各自“绝活”,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我们剧团常年赴农村演出,最大困难就是搭台难,每到一处要花上半天时间抬钢筋、构支架,现在好了,现代化卡车代替‘草台班子’,我们下乡特别是到一些边远山区演出更方便了。”谈到“新搭档”,皖西庐剧团的柏树龙喜形于色。
舞台别致,表演精彩。杂技《双人晃圈》新颖独特,《谁料皇榜中状元》、《迎来春色换人间》等经典唱段韵味十足,庐剧小戏《村里有戏》更是贴近生活,让乡亲们开怀大笑。“黄梅戏、庐剧我们都爱听,演我们农村的小品也很精彩,希望演员们常下乡。”省文化厅社文处的同志告诉记者,我省配备的13辆流动舞台车分配给常年坚持在农村演出、绩效突出的艺术表演团体,市县基层院团每年至少要完成100至160场演出,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李跃波)
来源:
安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