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丽娜回母校推销草莓。
程玉扬摄
新村官聘期3年
据介绍,为了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北京市政府在2005年6月提出了“村村有大学生”的规划,计划在3年内,向北京农村输送8000名大学生。去年7月6日,第一批经过选拔的2000余名毕业生奔赴京郊1853个行政村,走马上任。
本月1日至15日,北京开始了第二届“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工作,公开招聘3000名应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
根据规定,被聘任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第二年平均每人每月2500元,第三年平均每人每月3000元。同时由政府为其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聘任合同期为3年,期满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续签合同。
招聘现场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去年输送的一批大学生村官为农村的领导班子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也充分实现了自身价值,受到农民的欢迎。由此北京市今年进一步扩大了村官招聘的数量。”
“草莓村官”效应
在去年首批担任村官的2000多名高校毕业生中,已有一些人努力运用学到的知识,为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被称为“草莓村官”的王丽娜,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去年,北京推出惠民政策,鼓励农民建种植大棚,并给予每个大棚5000元的财政补助。当时担任平谷区马坊镇二条街村村长助理的王丽娜抓住这一机遇,向村委会提出了种有机草莓的建议,并马上用学校里学过的项目管理知识写了一份项目申请书,申请到了几十万元的资金。
为了学习草莓种植,她跑遍了河北满城、河南郑州、山东烟台等北方有名的几个草莓基地,还主动帮助村民购买草莓幼苗,联系农科院专家。在她的推动下,全村很快建起了种植有机草莓的69个大棚。村民刘春福一家4口原先种着10亩蔬菜,每年仅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现在承包了两个大棚,种植反季节有机草莓,预计每个大棚一年就可增收1万多元。如今,她带领村民们种植的草莓已通过了有机食品验证,并申请到了销售编号。
在招聘现场,笔者碰到几个来自王丽娜母校的毕业生,其中一位说:“我曾亲眼目睹王丽娜返回母校卖草莓的热闹场面,当时很多同学看到自己的师姐当村官也能闯出一番事业,在羡慕的同时,也按捺不住想要在毕业后报考村官的激动心情。这不,今天我们几个就来了。”
成才就业双赢
从“鼓励下基层”到现在的“吸引下基层”,北京市政府的“村村有大学生”计划两来年正在产生积极的效应:
一方面,采用公开报名、自愿选择的方式,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吸引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延揽了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当村官,冲破了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解决了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这使得当村官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
在招聘报名现场,学习建筑工程专业的卢长旺说:“我从网上一看到有关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相关信息,马上赶过来报名。我感觉自己不太适应过于忙碌的都市节奏,所以很想回归自然。村官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工作、生活和不断学习的机会。加之我家在密云农村,有地域优势,到基层工作,对我来说是件一举两得的事,父母也希望我回去为家乡做贡献。”
“父母非常支持我,希望自己能够幸运考上村官,”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的黄浩说:“我小时候就住在农村,直到小学六年级才到城里生活。我相信凭借以前曾经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只要能吃苦耐劳,就能当好村官,和村民相处融洽。”她又笑着补充道,“我邻居家的姐姐就是村官,她现在做得非常出色,这就更加激发了我想尝试实现报考、挑战村官的想法。”
当然,也有不少大学生选择当村官,是由于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太大。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冯洋说:“事实上对我来说,要考研究生难度相对比较大,就业压力也不容小视。在此形势下,到农村去当村官,就是多了一条路,增加了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