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施佳丽记者李公阳)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6年,我省农副产品出口额增幅12.79%,相当于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1.93%。农副产品出口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出口农业存在着不少制约性因素,与一些走在前列的省份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近年来,韩国、欧盟、日本纷纷提高了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技术要求。如日本在去年5月底实施的旨在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管理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我省园艺、蔬菜、水产品、畜禽等优势农产品对日出口的负面影响也已显现。去年6月,我省茶叶出口日本量值分别下降55.68%和61.30%,羽绒羽毛分别下降33.07%和36.98%,酒和饮料分别下降30.43%和32.65%,蔬菜出口数量下降18.98%。
当前我省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农产品加工水平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具体表现为:缺乏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出口比重大大高于深加工出口比重;信息不灵,尤其是不能及时了解农产品国际行情、市场供求信息;难以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应对“绿色壁垒”和国外反倾销制裁的能力较弱。此外,农产品仍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生产环节管理还不规范,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近年来,我省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一个主要原因是多数农产品生产成本要高于其他省市。
我省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韩国、香港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近三年来,出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稳定在85%左右。农产品出口市场比较单一,加上季节相对集中,易对进口国农产品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引起价格波动,引发进口国农场主抵制和政府干预,给农产品出口带来较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