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大执法检查,代表们一定要多走多看,善于查找问题。”这是2005年7月4日至1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至中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的一句话。虽然时隔一年半了,我仍记忆犹新。
2005年7月4日至14日和2006年6月9日至17日的环保世纪行活动中,记者两次跟随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参加了《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和《森林法》执法检查,亲身感受到我省人大代表在执法检查中,体现出严谨求实、敢于监督、一查到底的精神。其中几个场景,我至今难忘。
场景一 搬梯子
2005年7月12日,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来到万宁南林橡胶加工厂开展执法检查。
从外观上看,南林橡胶加工厂厂容整洁,也没有污水的恶臭。检查组看了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看到处理后已较为清澈的废水正哗哗地向外排放。当地环保部门的同志告诉检查组,他们常来胶厂检查,前不久做过一次检测,并熟练地背出了南林胶厂各项合格的检测指标。
按说,检查就可以这样结束了。然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至中则提出要到胶厂外的排污沟去看看。胶厂一位负责人当即说,围墙太高了,堵住了路,没有办法去看。韩至中立即要求厂方找一把梯子来,并说:“执法检查就是要多走多看才能发现问题的。”
梯子搬来后,代表们翻过围墙,沿围墙外的排污沟检查,没走多远,发现前方的排污沟是干的,胶厂排放的废水竟还没有流过来。检查组成员大为吃惊:这说明南林胶厂在弄虚作假,其排放的污水是赶在检查组到来之前几分钟才开机处理的。
场景二 刨沙子
2005年7月13日,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到琼海东太农场橡胶加工厂检查。检查组沿着该厂的排污沟来到万泉河边,代表们看到万泉河东太农场段的河水发黑,发臭,但是河边沙滩上都是黄色的沙子,看不到排污沟直接向万泉河排放污水的痕迹。
一位人大代表提出刨开河床上的黄沙看一看。没想到,刨开薄薄的沙层后,露出的竟是发黑发臭的淤泥,由于常年累月地排放污水,沉积的污泥已有一尺多深。于是,代表们又分开几头刨沙,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情景。
如果不是代表细心,刨开这些黄沙,东太农场长期向万泉河排放不达标污水的事实就不会被发现。
场景三 多走20米
2005年7月5日,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到位于南渡江上游的松涛淀粉厂检查。
由于当时不是生产季节,松涛淀粉厂已经停工了,没法检查工厂污水处理的运转情况。但是,细心的代表们发现,停工的厂区内有一口巨大的水泥池,盛满了污水,水面上漂浮着白色泡沫。但是,厂方负责人却否认工厂向南渡江排放不达标污水,并解释这些污水是过去积存下来的,准备等污水处理设施建好处理后才排放。
工厂停工,不处理污水,很难检查其污水是否达标排放。当时,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元卿提出再往前多走20米,到南渡江边去看看。检查组穿过一小片橡胶林,到了南渡江排污口,发现该厂位于南渡江边排污口的两侧,堆积起厚厚的发黑的淤泥,四周生长着水浮莲,河水已被严重污染,悬浮物很多。
多走20米,一个不达标排放污水的典型便未能躲过执法检查组的视野。
场景四 多问一个问题
2006年6月13日,省人大《森林法》执法检查组在东方市检查沿海防护林建设情况。
当天,检查组检查了东方市板桥镇南港海岸、感城镇青草村海岸、扶室村海岸和新龙镇道达村海岸的海防林,竟没有看到一片像样的海防林。
然而,东方市林业局局长符海荣在汇报时却说,东方市海岸线长84.4公里,其中宜林海岸线60多公里,海防林仅7公里的断带。韩至中当即对这一数据表示怀疑,他向符海荣指出:“检查组看了几处海防林,没有一片像样的,就这几处的断带都不止7公里了,你要如实汇报。”
一再追问下,符海荣局长几次改变东方海防林断带数据,最后,终于承认东方市海岸线上大部分为残次林,仅余感城镇青草村海岸还有5公里保护得比较好的海防林。
韩至中说,“执法检查时,要在心中多打几个问号,要挺起腰杆提问,才能发现更多问题。”
正因为多问了几个问题,检查组才能了解到东方市海防林建设的真实情况。
让我感受颇深的是,无论是《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还是《森林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结束后,省人大都开展了执法检查“回头看”,看看问题单位是否认真整改了。
我曾跟随执法检查组3次到琼海利发橡胶加工厂和万宁新中农场橡胶加工厂杀“回马枪”。
令人欣慰的是,每次“回马枪”杀过去,这两家橡胶加工厂都有明显的进步。厂容厂区整洁了,排放出来的废水变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