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洋服” 大都来自国外医院停尸房垃圾场
专家表示锦州这些垃圾“洋服”大都来自国外医院停尸房、垃圾场,可能传染疾病
核心提示
日前,记者接到举报称,锦州市铁东鞋帽市场中,60多个服装店在出售来自国外的垃圾“洋服”,尽管曾经被媒体曝光过,但照卖不止。
| |
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三次暗访,并在市场中被业主跟踪,甚至被市场的老板硬拉进一个办公室里。
2月2日,记者第三次来到这个市场,发现垃圾“洋服”还在叫卖。
第一次暗访 记者被人盯上
1月26日上午,本报两名记者来到铁东鞋帽市场,市场的入口处有一些经营鞋帽的小店。见记者进来,一名穿蓝色羽绒服的老年女子跟在记者的身后,问:“买点啥啊?”
“你这有名牌西服吗?”记者回答时的沈阳口音,让这名老年女子顿时愣了一下。“那、那我不知道……”随后她转身离开。记者也向市场里走去。
记者在几家服装店看到,国外品牌应有尽有。
在一家小店中,记者看到一件国外名牌毛衫售价仅80元,但是,这件毛衫上不仅没有中文商标,甚至没有衣领后面的产品标签,在衣袖上还能看到一小块没有完全清洗干净的污渍。
就在记者辗转于几家服装店时,突然发现刚才那名老年女子悄悄跟在记者的身后,还不时和旁边的人耳语几句,之后,记者走过的几家店居然将店门关了起来。
第二次暗访 老板表示一周内整改
当日下午,记者再次到铁东鞋帽市场进行暗访。
记者走进了几家档口,详细看了一下这里的衣服,从衣服胸口的标志来看,档口中的衣服80%都是来自国外,以女士服装居多。这些衣服中有的衣领、袖口都已磨得发亮,纽扣也失去了原有的光泽。
记者在一个档口处看到了一件美国牌子的皮衣,居然只卖150元,而且可以还价,记者在一个挂着许多女士绒衣的档口问业主:“这些衣服是从哪进的?”她回答:“是外贸的。”
记者再进一步追问:“那怎么大部分都是旧的啊?”这名业主就不再回答了。
记者对着档口内的服装拍了几张照片,可就在转过身来时,两名女业主目不转睛地看着记者,似乎觉察到了什么……
记者又走了几个档口,每到一处,就有两三个人跟在记者后面。在记者走到距市场大门20米远时,一穿黑貂皮领大衣、留着长发的大个男子挡住了记者的去路。
貂皮领大个男子拉住记者说:“你是哪的啊?听说你在市场里拍照了?”记者没有否认,说:“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吗?”貂皮领大个男子面带怒色,把记者拉进一个挂着“市场治安”牌子的办公室。
记者表明身份,并表示如果他不让离开,记者只能报警。貂皮领男子也亮出了身份,他就是承包这个市场的老板,姓张。这时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也赶到了。
记者要求张某拿出市场经营进出口服装的手续,张老板表示市场没有这些手续,他一直讲这个市场是他从一个温州商人手里兑过来的,现在经营得很冷清,他也承认市场里有垃圾“洋服”。
此时张某请求工商管理人员和记者给他时间整改,并拍着胸脯保证说:“一个礼拜之后你们再来看,保证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第三次暗访 垃圾“洋服”仍在卖
2月2日下午1时,记者再次来到铁东鞋帽市场时,已有10多家店关门了。但记者看到,市场里面陈列的衣物依旧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牌子”。
记者走了近30个店面,经常发现衣服外面挂着品牌的标识和价钱与衣领上的商标并不一致。商标上标着300多元的衣服店主只卖40元,还可以有再讲价的空间,还有大部分衣服连商标都没有。
【本报提醒】
垃圾“洋服”可能传染疾病
卫生防疫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垃圾“洋服”大都是从国外医院停尸房、垃圾场收集的旧服装,危害非常大。因为这些旧服装通常通过走私入境,逃过海关的疫病检查,因而极可能携带病毒、疫情。
一些抵抗力弱的人,如老人和小孩穿着这样的服装就更加危险,因为一般的清洗熨烫并不能杀死旧衣服上所携带的病菌。为此,他提醒消费者,不要因贪图便宜而感染疫病。
两招辨别垃圾“洋服”
一看服装腋下、袖口、领口、里子和口袋。旧服装的腋下、袖口、领口、里子会磨光、起毛,出现明显色差,大多已失去原色或存有污迹。翻开口袋会发现一些碎末或杂物。
二看商标。有的有明显的外国商标,有的干脆把商标撕毁了,留下的商标会卷曲、松、斜、发黄、发旧,规格、号码模糊不清。
(辽沈晚报 栾俊学 于海涛 张虹)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