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5日电 台北市关渡平原农地土壤被验出重金属砷污染,表土与里土超过管制标准的面积达100多公顷,是全台最大单一面积污染区。台大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并追查出污染源是地热谷附近河床的砷铅铁矾矿物,这矿物在台湾地质史上是首度发现。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主持这项研究调查计划的台大生物环境系统工程系教授张尊国建议,“政府”应进行风险管理设法降低风险。针对这项研究结果,台北市政府计划竖立告示牌,呼吁民众不要到地热谷下游北投亲水公园边的北投溪戏水。
这项调查缘起于2004年、2005年度台北市土壤重金属调查与地下水调查,在关渡平原发现土壤重金属砷浓度异常过高,不过因采测地点太少,无法一窥污染全貌。去年8月,台北市环保局委托台大生态工程中心,针对七星农田水利会所属灌区大约842公顷农地进行细密调查。
调查发现,关渡平原砷含量异常的面积颇大,且浓度超过管制标准60PPM(毫克/公斤)的污染区,里土含砷浓度比表土略高,显示砷已渗入土壤深层。如果依土壤比重与砷浓度推估,在调查污染区里地表至地下30公分内土壤中纯砷的总重量,高达约50公吨。
张尊国表示,即便是西南沿海或兰阳平原乌脚病曾流行区,土壤中砷含量都甚少超过30PPM,像关渡平原接连大面积的污染区十分罕见。
研究团队发现,污染范围主要在七星农田水利会北投水利小组的灌溉区,由于邻近北投工业区,居民原猜测与早期大型陶瓷工厂有关。但张尊国分析,工业污染排放这么大量砷的机率极低,经访谈七星水利会长陈益荣与地方里长,获悉早期引用磺港水系磺水上圳、磺水下圳灌溉农田,称为“磺水”。
研究团队循水源往上游包括地热谷、硫磺谷、菠萝宅桥等地点采样,在地热谷附近河床发现岩层中砷浓度极高,部分测点砷的值高达1万多PPM。
研究小组在现场采集数种矿物,经台大农化系教授王明光协助鉴定分析,意外找到台湾首度被发现的砷铅铁矾矿物。
张尊国说,关渡平原大面积砷污染原因是火山温泉的自然环境,加上水稻灌溉的人文因素,百年累积造成。虽然大业路开辟后,原灌溉系统已改变,目前改引水磨坑溪水源,但环境中的危机仍存在。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