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日本,搞笑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可以与高科技行业相媲美。除了电视这个传播媒体的推动外,成熟的商业运作、观众们对搞笑这种娱乐形式的需要,成就了这个不一般的行业。
| |
日本搞笑也疯狂
最近,台湾《联合报》报道称,日本搞笑产业的年总产值已高达两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周边产业,则将近四万亿,几乎可以与日本的高科技产业相匹敌。
这听起来委实有点匪夷所思,因为高科技产业含金量高,利润巨大,是日本“经济大国”形象的一大标志,怎么就被这个从字面意思上看如此不堪的“搞笑产业”平起平坐了呢?
“笑”的行业
“搞笑业”日语原文的字面意思就是“笑”,可以解释为“为了让您(观众)笑的行业”,比较常见又直观的翻译就是搞笑行业,从事这一娱乐行业的被称为“搞笑艺人”。
“搞笑”这种娱乐形式的原型是“落语”和“漫才”,大致跟中国的相声艺术类似。“落语”是单人表演,通过话语和动作讲述故事,传达一定的人生道理。从江户时代流传下来很多落语的经典段子,现在还在浅草一类的“下町”地带的小剧场内反复上演。“漫才”则是双人表演,表演者穿上自己特定的行头(有的“漫才”表演者的服饰相当夸张),相互插科打诨,有时甚至伴有非常激烈的肢体动作。
虽然“落语”和“漫才”是搞笑艺人的本业,但是它们主要是在剧场表演,观众有限,票价定得也不高,所以收入不会太多。这种娱乐形式在日本的“发扬光大”,并能赚到盆满钵满,主要还是仰仗了电视的发展。
在日本,毫不夸张地说,不管什么时候打开电视,都能看到搞笑艺人的身影——在黄金时间段尤其如此。
不过当搞笑艺人出现在电视上的时候,他们通常就不从事“本业”了。在东京地区,公营NHK的两个频道和5个不收费的民营频道中,只有NHK教育频道有专门的“落语”和“漫才”节目。而在其他的节目中,搞笑艺人们全都“不务正业”,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有趣”。
每个搞笑艺人或者艺人组合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形象”作为吸引观众的卖点。以2006年的一组搞笑艺人“THE TOUCH”为例:他们是一对23岁的双胞胎兄弟,两人外形相似度很高,同样矮胖可爱,男女老少都会觉得很亲近,两人像小孩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总是能引起不断的笑声。
富士电视台午间有一款长年保持高收视率的节目,名为“笑笑也可以”(这个节目名本身几乎已经成为日本人日常会话中一个约定俗成的用法)。节目主持人TAMORI(本名森田义一)是家喻户晓的名主持人。
它是一个“纯粹”的娱乐节目,以周为循环,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搞笑艺人参与。节目包括各种各样的游戏小环节、现场表演、新鲜事物体验等等,参加节目的搞笑艺人们通过互相之间有趣的对话和夸张的肢体表演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也传授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信息。该节目在每个工作日的12时播出,午餐时间段的心灵放松,对于紧张的日本人来说,不啻是很好的一段休憩。
由于搞笑艺人大多看上去很“土”,不如演员和歌手光鲜亮丽,不免让人误以为他们不受年轻人欢迎。事实并非如此。日本民营电视台中最有名的几个现场流行歌曲节目都带有强烈的“搞笑”气息:朝日电视台的“Music Station”(音乐驿站),每周一期,至今已播出了20年,常驻主持人就是前面提到的TAMORI;TBS放送的“UTABAN”,两个主持人本业虽然都不是搞笑艺人——石桥贵明是歌手出身,中居正广是偶像团体SMAP的成员——但是在引导话题和带动节目气氛方面的风格和技巧,则是深得“搞笑风”的精髓。
富士台还有一档长寿节目“SMAP X SMAP”,担当该节目的是在日本受欢迎程度前无古人的偶像团体SMAP。五位俊男平时不管是在演唱会舞台上,还是在影视作品中,都是亮光闪闪,万众膜拜;但是一旦进入了这个节目中,就为搞笑事业奉献一切。该节目的卖点之一是系列搞笑短剧,通常是恶搞一些经典影视作品的片段,或者是夸张表现小人物的生活,再不就是用当下流行的人物来恶搞开涮——有趣的是被恶搞的人都不以之怒,反引以为荣。
SMAP的成员之一,在全东亚都享有极高知名度的木村拓哉,在短剧中观众对他的诸如秃头造型、深度近视造型、涩谷街头女郎造型、动物造型等早已屡见不鲜。据说在这一系列自毁形象、自我作践以博观众一笑的短剧表演中,木村所受到的“虐待”在成员中已经是最轻的了。SMAP维持了十数年的高人气,在变幻多端的日本艺能界是个异数。这其中,“献身”搞笑事业的成果功不可没。
虽然搞笑业的本质在于逗乐,但是,就像江户的“落语”段子必然要传递一定的人生哲理一样,“搞笑”的形式也渗入到一些“严肃”话题的讨论中,有一个名为“爆笑问题”的搞笑组合,其中一人在节目中自称“太田总理”,另一人为“秘书田中”,两人在节目中邀请包括资深议员、内阁大臣、高级公务员、大学教授在内的各界人士,讨论日本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柯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