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月31日电 记者励漪报道:境外游,花数万元买回假珠宝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据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情况反映,目前消费者在境外购珠宝上当受骗,已不止东南亚一些地区,在有国际购物天堂之称的我国香港也发现了珠宝赝品。
| |
业内人士华先生去年末在香港某商业区一家颇有气派的珠宝店,花2万多港元买了一件满绿的翡翠镯子。他仔细观察,这件颜色、水头、种料都不差的翡翠不像假货,而店家也一口咬定是真货。然而回上海后经华东理工大学检测,这件满绿的翡翠颜色竟是采用化学处理后染上去的!幸亏华先生在购买翡翠时,就考虑到了“维权”问题,所以要求店家开具正规发票,并清清楚楚地写明“天然翡翠”,因此该店家理屈词穷,最后只得如数退回货款。
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人士介绍,自2005年来,境外购珠宝上当的价值呈上升趋势。过去是“小打小闹”,消费者花数百元上千元买个教训也就算了。然而现在消费者花数万元乃至10多万元买回合成祖母绿、合成宝石钻石、处理翡翠的案例时有发生,其中较多的是发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而这两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港澳游的升温,业内人士发现香港地区也开始出现珠宝赝品,还有的是将钻石级别标高,欺骗消费者。
境外购得珠宝假货后,如何维权便成了大问题。许多消费者并不像华先生那么精通和专业,有的不开发票,也有的默认了店家的含混其词。如在发票上将冒充天然翡翠染色翡翠冒写成“正色正玉”,或只是笼统地写上“珠宝”、“玉器”等,这些用词并不能说明标的物是不是天然宝石,因为处理宝石、合成钻石等在学术上也属于“珠宝”、“玉器”范围,因此会给消费者事后的维权带来困难。
为提醒消费者避免在境外购买珠宝上当受骗,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城隍珠宝总经理赵德华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不要盲目轻信境外的珠宝一定便宜很多。就目前而言,上海的珠宝市场已对外开放并日趋成熟,无论是款式、价格还是服务都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消费者千万不要偏听偏信,冲动消费。即使需要在境外购买中高档珠宝,也建议到商业区品牌珠宝店,尽量避开不正规的旅游纪念品商店或市场;
二是选购珠宝时要有防范意识,不要被销售人员的小伎俩蒙骗。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天然宝石和合成处理宝石、仿宝石的鉴别越来越难,一些珠宝即使经验丰富的专业鉴定师都需要借助大型仪器加以鉴别;
三是在购买珠宝首饰时,一定要求商家开具正规发票,在发票上一定要用中文标注宝石的名称、级别,以及是否经过人工处理等。可以的话,将商家的承诺一并写在发票上。这样,一旦发生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旅游公司或当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赵德华还提醒说,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商家在发票上注明“白玉石”的,往往都是合成立方氧化锆石;而“林德祖母绿”、“拜伦祖母绿”或是“查坦母祖母绿”等名称,其实都是用各种方法合成的祖母绿,都不是天然宝石。此外,在境外购得假冒伪劣珠宝没有办法像内地那样依法获得“退一赔一”。退货时,有的店家还会按当地的“行规”,以扣除佣金、手续费等名义,扣下你的部分货款。境外维权或是打官司是很麻烦的事,所以消费者在境外购买珠宝一定要慎之又慎。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