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2月4日电 记者宋学春报道:“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建筑工人不仅住得好,工资也有保障,不再有后顾之忧。”在山东省青岛市“鲁信花园”工地上,来自四川的建筑农民工周利民给家里打电话,推荐家乡更多的人来青岛打工。
记者在青岛市的多个建筑工地看到,工地根据工程规模和人数建立了相应的文体娱乐室、淋浴室,职工宿舍、炊间、厕所等生活设施完善,并一律使用具有保温和隔热性能、可循环利用的可装配式标准化系列产品。
为让建筑工人工资有保障,青岛市建立项目、企业、区、市四级清欠组织一体化网络,实行拖欠建筑工人工资一票否决和网上通报制度,畅通投诉受理渠道。要求工程总承包企业必须对所承包的工程全面负责,不管建设单位是否拨付工程款,都要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务分包款和建筑工人工资。同时,建立劳务工资保证金制度。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前,按中标价的2%缴纳保证金,由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如出现工资拖欠情况,由财政部门将保证金划入劳务企业账户,用于支付劳务工资。
青岛还围绕农民工“工、学、薪、保、吃、住、文、卫”等8大问题,提出综合管理的细化措施,推动建筑农民工管理迈向法制化轨道。施工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都开办了工地职工夜校。目前,共开办各类职工夜校200余个,有近25万人次接受了教育培训,使建筑工人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