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岳西荣获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称号。该县平均参合率已达到97.47%%,农民大病住院获益人次3万多,请看——
“小病拖、大病扛,拖拖扛扛见阎王”;“脱贫忙、致富忙,一场大病全泡汤”,这些顺口溜,是岳西县许多农民3年前的真实写照。
“三定”筹资 农民拍手
岳西新农合试点初期,筹集农民自己承担的资金是件难事。别看每年每人只需缴10块钱,但农民在支出时往往要掂量了又掂量。温泉镇党委副书记朱文海回忆了最初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收钱的情景:“这事成了全县乡镇干部的头等大事,各级干部为此付出了很多精力!”原因在于农民心存疑虑:“一怕补偿金不能兑现,交的钱打了水漂;二怕兑现不及时、不到位;三怕政策缺乏连续性;四怕手续烦琐,办事门槛高。”
2006年9月,这个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率先试行“三定”筹资新方式,即农民在政府动员组织下,定点、定时、定额缴纳参合资金,在前几年参合农民尝到甜头的基础上,此举很快获得了成功,使该县2007年度参合率基本达到“全覆盖”。在1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岳西县县长汪谦慎作了专题交流发言,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岳西“三定”筹资方式,指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农民主动交纳的办法,农民赞同,效率高、成本低,可以推行,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创新机制 解决难题
到2005年底,岳西农村贫困人口仍占三成,因此广大农民盼“合”心切,但一些人却又无能为力。试点初年,该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贫济困,县直单位、乡镇站所争伸援手,全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共筹集16万元资金帮助贫困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此后,这个县进一步创新机制,将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结合起来,资助绝对贫困户、重点优抚和社会救济对象参合;对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中生病住院者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家庭,在合作医疗统一补偿后,再实行医疗救助,使贫困人口住院补偿强度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对全县所有五保供养对象按每人每年100元的医疗费标准予以预算,用于他们的参合金、住院门槛费和门诊费。2006年底,岳西县委县政府又作出决定,县财政统筹110万元专款,为全县10.7万在册贫困人口统一缴纳2007年的参合金。
从社会帮扶贫困农民参合,到政府统筹为贫困农民埋单,凸显了党和政府为建立公平和谐社会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完善补偿 普惠于民
试点3年多来,这个县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补偿办法。试点之初,县里针对资金沉淀较多的情况,采取了降低报销门槛费、提高封顶线和补偿比例的“一降低、两提高”措施。为扩大参合面和受益面,在第二年的实施方案中,他们又增设了家庭账户,同时将精神病、甲亢等12种常见慢性病门诊纳入补偿范围,对定点分娩实行定额补助,非贫困户、贫困户、特困户分别补助100元、200元、300元;2005年,全县医疗机构一起运转,为参加合作医疗的所有农民进行了一次免费常规体检……刚开始时,全县补偿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为方便群众,后来直接打入农民家庭账户。今年,这个县又改革补偿款发放方式,农民在出院结算时即可兑现全部补偿款。
2003年11月以来,岳西县共发放住院医疗补偿近2600万元,住院补偿强度为36.58%%;农民因大病住院受益总人次为3万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数下降近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