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初中毕业,却冲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研发出万吨乙炔炉,成为我国天然气化工行业的领跑人物。他就是四川维尼纶厂高级技师米钰林。
1976年,米钰林招工进入川维厂乙炔车间。当时川维厂的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从当时的西德引进的先进技术,而乙炔车间裂解装置,是整套生产流程的心脏。刚进厂的米钰林对这套塔罐林立、管网纵横的装置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本“天书”。只经过短期培训的米钰林和几个青工,当时用了整整4个小时都无法启动乙炔炉的烧嘴板冷却系统,受到领导责怪。
自尊心极强的米钰林暗下决心,不拿下这个洋装置,就离开川维。
请教老师、自学充电、细心记录装置反应······米钰林吃饭时看的是装置构造,睡觉时想的是乙炔制作原理;他的寝室门和地板上,留下了大量化学反应公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米钰林终于掌握了氧化法制乙炔操作技术,并总结出了八项操作管理规定,成为厂技术规范。
川维厂进口的裂化反应炉,按设计每45天就需停车检修一次。可每停车检查一次,不仅要花数万元的检修费用,还会因此而停产,给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几年来,米钰林为提高裂化反应炉的运行周期,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大大小小的技术革新多达50多项。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裂化反应炉的每次运行周期,由原厂设计的45天,提高到1998年的120天,1999年的160天,2000年的191天,2003年更是达到231天。据统计,近3年来因此而减少124次检修台次,为企业增效近800万元。
成功并没有让米钰林高兴得忘乎所以,他又开始对这个从原西德引进的能耗极高且年产量只有7500吨的乙炔炉装置寝食难安了,虽然德国已有万吨乙炔炉可直接引进,但上亿元的专利费让川维厂无法承受。
2004年,川维厂与国内一大学签订协议,由米钰林等主持研发万吨乙炔炉。经过600多天的熬更守夜,万吨乙炔炉诞生了。去年6月12日,乙炔炉正式投料试车,所有操作人员都撤离现场后,米钰林突然跪在乙炔炉前三叩首,虔诚地说:“炉子啊,请为川维人争口气,请为中国人争口气吧!”
当川维厂职工四处奔走相告试车成功时,米钰林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德国厂家用了20年才研发出万吨乙炔炉技术,而他们只用了2年;德国厂家试车1年才成功,他们仅用了3个月。难怪德国专家评价川维厂说:你们企业真了不起,你们已经是老师了!
记者 王德利/文 史宗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