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小学生近日陆续迎来自己的寒假。放假前,省、市教育部门相继发出寒假“禁补令”,除高三年级外,禁止各中小学校利用假期给学生补课。然而,“禁补令”却被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补习班、培训班等“变相补课班”冲击。
学校不补课了家长偏要补课
“我都找了四五家家教中心了,可还是没碰上合适的老师。”昨日,尽管是周末,可市民李女士比平时上班还起得早。女儿小梅正读初三,为让女儿考上理想的高中,李女士想在寒假期间找个名师提前帮小梅把下学期的课上了。“我一定要找个老师给孩子补补课,要不心里不踏实。”李女士说,如果学校能补课就最好了,毕竟老师都熟悉自己的学生,“可教育局发布了‘禁补令’,现在只有自己找老师了。”李女士一脸无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李女士这样为应对“禁补令”而想办法给孩子请家教、报班补课的家长不在少数。
社会补课班把学生拉回课堂
由于有了“禁补令”,成都各中小学在寒假里安静了许多,可各家教中心却热闹非凡,不少上了规模的家教中心还自备名师,开班授课。
“我们这里最火的就是初三补习班,寒假前就报满了。”成都某家教中心负责人陈老师说,原来也没有办班的想法,由于各中学都不让补课,寒假前很多初三学生家长就开始找家教,而且都要求有经验的老师,“是家长们的需求刺激了我们,没想到报名效果会这么好。”
补课的主角———孩子的意见则被完全忽略了。据了解,大部分学生都是应家长的要求来补课的,学生对是否要补课则没有发言权。记者郑钰飞摄影刘亮
谨防补课成素质教育“杀手”
与各地频繁出台的“禁”令相悖,近期有关中小学生补课的新闻屡见报端。补课这个典型的“应试教育”产物,已彻底沦为一些人手中的“法宝”,成为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破坏素质教育的“黑色杀手”。
补课是否真能提高分数姑且不论,在这个学校与家长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过程中,尚在发育阶段的学生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每天十四五个小时的学习,“玩”和“休息”成了无法企及的梦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不久前指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时间,学生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也在连年下降中。
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首次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而大范围的补课无疑是对上述法规的一种否定,已逐渐演变成为阻碍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对现行的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动刀子”,要想完全杜绝补课,教育工作者似乎还没有找到更有效的办法。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