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发表数篇文章 卖肉女子写出20余万字长篇小说
卖肉女子写出长篇小说
编者按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关键是要认准目标,坚持不懈走下去。下面的两个人物,一个因持之以恒而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另一个因自我定位清晰而走上了创业之路。故事虽不同,但两个主人公的成才之路、成功之源是相通的——
趴在肉案上,一位中年女子奋笔疾书,肉案下面,静静地放着几本装帧精美、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书,书名为《界线》,是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
女个体户成作家
隔着摊床,一位衣着俭朴的中年女子伏案疾书,她就是董书敏,是个业余作家。见到记者,她自豪地从肉案下捧出一本厚厚的新书《界线》。这部长篇小说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民警,作家从他偶然的一次遭遇为切入点,以朴素传统的写作手法叙述了这个民警坎坷的人生,以及与他所牵涉的家庭十几年的感情纠葛。记者还看到她以前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数篇以及在《沈阳晚报》副刊上发表的近百篇小说、散文等。
学医想当产科医生
董书敏家住于洪区平罗镇农村,农村生活赋予了她脚踏实地办实事的性格,也为她日后创作积淀下丰厚的生活素材。她从小就喜好读书,文学创作成为她的业余爱好。初中毕业,她选择读一所医专,实习时被安排在市妇婴医院,曾亲手接生过数十名新生儿。由于农村户口,毕业后她没能实现当妇产科医生的梦。当她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时,董书敏遇到了一个小伙子,爱情使一对年轻人组成了小家庭。婚后不久,丈夫下岗了,董书敏怀孕了。
丈夫下岗开牛肉铺
夫妇俩在露天市场里买下了一间铁皮亭子,开了一间牛肉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个体户。“我曾学医,也曾无数次地拿起手术刀为患者做小手术,没想到,生活跟我开了个玩笑,我拿起屠刀……”董书敏说。
不穿裘皮也要出书
1999年,生活逐渐稳定,她开始潜心创作。白天在市场里卖肉时,脑子里不断地构思着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每天深夜,董书敏等丈夫和儿子都睡着了之后,就开始拿出纸和笔进行创作。经常是用一条湿毛巾来对付困意,那段时间每天的睡眠顶多四五个小时,但她感到非常快乐。
2001年,董书敏的小说写到14万多字。丈夫心疼地说:“书敏,何苦呢!出书不是咱们这种人能实现的事,即使你出书了,也得花上个几万块钱的出版费,不如我用这些钱给你买一件裘皮大衣好了。”董书敏却不喜欢,她的梦想就是有一本自己写的小说。
2002年1月1日,董书敏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20多万字的小说草稿,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们告诉董书敏:“小说写得不错,我们可以为你出书。”董书敏的第一部小说面世,她激动得一夜无眠。
之后,她又相继发表了中篇小说《远去的蝴蝶》,被著名文学评论家喻为“乡土中国的疼痛与隐忧”;期间,她一直是《沈阳晚报》忠实读者与通讯员,相继发表近百篇文章。最近,董书敏被沈阳市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生活还在继续,董书敏还是卖肉的女个体户,但拿起笔书写苦辣人生,记录真实生活,却是她一辈子的追求。
(辽沈晚报 唐葵阳)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