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港澳台新闻 > 华夏经纬网

香港科大校长朱经武:“东方麻省”的飞跃与务实(图)

资料图: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 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

  一所年方15却已蜚声海外的大学,一所以工科见长商科亦能排名世界前三的大学,一所高度国际化但扎根于中国香港,矢志带领香港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前进的大学,这就是香港科技大学。她“重现”了上世纪前半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0多年里缔造辉煌的历史,她的飞跃令人羡慕,她的务实耐人深思。日前,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接受人民网记者的专访--

  朱经武教授出生于中国湖南,在台湾念完大学后赴美留学并获博士学位,其先后出任美国休斯敦大学物理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固态物理项目主任。
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及物理学教授,美国休斯敦大学天普科学讲座教授、物理学系教授及德州超导中心创始主任。同时,他也是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及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朱经武在高温超导的研究方面成就卓著。1987年1月,他成功地发现了新超导材料,将超导温度提高至摄氏零下180度,超过了液态氮的温度,开创了高温超导研究及应用的新纪元。2001年,朱经武出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03、04、06三年获选为香港“最佳大学校长”。

  一、大学并非要面面俱到

  记者:看你们大学的名称“科技大学”,给人的印象是以工科见长,但你们的社会科学,特别是商科(MBA)已步入世界一流行列,而且,你们还自称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那么,请能介绍一下“国际化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和你们的资质。

  朱经武:在学科发展上,为什么科技又搞上管理?因为如果科技只是做研究,在学术殿堂里,象牙塔里做,是不够的,社会支持我们,他们自然希望有回报,让科技产品化、商业化。而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管理,所以商学院也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有商学院、又有工学院和理学院,正好凑在一起了。

  当然,这还不够,我想一个大学生,一定要有人文素养,但这点在科大很不幸。当时科大设立商学院,已经是创校校长吴家玮跟当局极力争取,多次讨论辩论后才得到,政府认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定位,你只要把本行做好就行,不用做其它的,因此更没道理设立文学院、社会科学院。但在吴校长的坚持下,还是设立了社会科学院,但只有研究院,没有本科生。这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缺陷。

  我5年半前来到科大的第一天,就跟政府说,我们要人文社会学院,可是他们还是说不行。其实,我们并非要面面俱到,因为教育是全面的,也使有选择的。比如我们学校,生物生命科学很强,在研究方面是香港最强的,在世界知名期刊发表文章最多。我们学校没有医学院,我们自己也觉得香港已经有两所大学有医学院了,没有必要去再争。我们的老师与他们(中大和港大医学院)都有很多合作。

  香港科技大学已经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了。作为研究型大学,我希望研究生的比例能达到45%。我们现在的本科生有5000多到6000,研究生差不多3000多,大部分研究生都是读硕士学位,特别是MBA(工商管理硕士),真正读博士学位的,只有1000多一点,在整个比例来讲,是比较少的。你看美国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大学,他们的研究生占比很大。但是,美国的情况不一样,那边有很多大学,本科生数量也很多,只是不同大学训练出来的而已,香港真正能训练出理工很强的优秀本科生的大学并不多。所以,我们自己训练出来的学生,有的留在本校念研究生,或者继续到国外、以及内地去念书。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香港社会,我们训练研究生出来,要想到他明天的出路,起码在短期训练后他能到国外工作。但从长期来看,如果这样下去,对于香港,乃至中国,都不见得是最好的。最好的是什么?一开始可以出去,等他们真正训练好了,都能够回来工作。到目前来看,香港的条件还不成熟,科技市场就不完善。但内地市场扩张的速度却很快,我知道有很多内地出国留学的学生,现在都一批一批回国。这个情况跟台湾一样,我是在台湾长大的,知道台湾当年的情景,当年就想留学,学完了就学留,留在那边,因为当时台湾环境不成熟。到了后来,台湾的环境成熟了,大批留学生回流。当年台湾的经济奇迹,与这批留学生的回流有密切关系,现在香港大概还在前面一步,但我相信香港会慢慢成熟,特别是与内地经济关系更加紧密之后,香港就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研究型大学也应该教学,不只中国,包括韩国、日本,人们常常会觉得,我是一个大学者,我是做研究,我就应该教研究生,不教本科生。他们认为,花时间教书而不去研究,那是浪费。这是不对的。我认为,进了大学,教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的话,就一定要教书,通过教书这个途径把学的东西转给年轻一代;授业,过去说就是传授专门学问;解惑则是教做人。现在,因为知识一直在向前走,所以老师们要做研究。如果一个科学家,假如他只对研究有兴趣,他应该去研究所工作,不该到大学来,既然拿了教授的名义,就应该教和授。在美国,做教授有三个原则,第一,教书;第二,研究;第三,服务,服务社会,服务专业。比如你到伯克利大学,他们本科生一年级,都是最有名的学者在教,这是他们的传统。当年,学生一上大学,教普通物理竟然会是“氢弹之父”,学生多兴奋呀,学习的启发性马上就有了,我太太就是这些幸运学生中的一位。我在德州也一样,有名的教授教基础课,德州政府会给奖励,多给学校拨经费。政府鼓励这些人这么做,而不是关门研究。

  至于科大,我觉得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走。我们希望自己一流的教授都能教课,但是我们这里与西方又有些不同,西方的普通科常常是大班教课,叫做“大班讲课,小班研讨”,大班讲课的时候自然是很希望有资深的名教授上课,我们这里上课班不算小也不算大,比较均衡。我们也希望教授能多教课,宣扬在大学教学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之一,但是在学校里,教授有很大的自由度。我们并不是不重视研究,我认为,创造知识很重要,学校不创造,就只有研究机构去创造了。而且,两者不同,研究机构除了政府资助的通常都是业界的,研究的项目也通常是短期的,但真正的学术上研究是需要时间的,有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所以学校就有这个好处,慢点出来没关系。但在业界的实验室和研究所里就不行了,那里要赶时间。

  二、“少年老成”的“育”林秘籍

  记者:科大是香港最年轻的大学,只有15年的“历史”。通常好的大学都有比较长的历史和相当的经验积累,甚或浓郁的文化浸润。科大还在成长期就“少年老成”,成就斐然,有什么真传,比如“育”林秘籍或“葵花宝典”式的东西,或者有什么天赋神招,完全自创一套新的路数。

  朱经武:香港科技大学的建立,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20世纪80年代中,当时的港督尤德看到,内地已经开始改革开放,这令香港面临很大挑战,因为内地的工资低,具有成本优势,产业一定会向内地转移。这种趋势下,怎么才能维持香港的繁荣?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增加附加值则一定要走科技这条路。所以,科技大学就是在这种思路下设立的。当时,香港的大学基本都没有研究文化,香港以前的学校,比如港大,大学很好,学生也很好,主要任务是为殖民政府培养公务员;中文大学,人们认为读中文不见得用得上,发展也有限。港大培训的都是精英,这个没话讲,但要你说做研究、搞科技,他们不熟悉。所以,当时港督认定要发展科技,我们的大学才建立起来。

  科大有今天,与当年政府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给了充足的资源。当时有人说,钱能够买到的东西,在科大都有。当然,有充足的资源,不代表就能建设这么好的学校。他们找吴家玮教授来当创校校长,他知道美国是怎么做的,就把美国大学的那一套搬进来,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系统。比如老师的升迁和聘任与辞退,都做得很严格,严格也不够,还要公平和透明。假如都是这么做的,最后抓到我朱经武,要开除我,我也没话说,因为一开始就同意了,我应该做一二三四,结果我没做到,那我就认了。

  有很多人问,我们能否重复这样的奇迹,短时间里再建一所这么好的大学,我想总是可能,但也许不那么容易了。我总结,科大有今天,这几方面都至关重要:第一,当年政府支持学校的确有决心;第二,我们的确找到一位很好的创校校长,他有经验有眼光;第三,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系统;第四,找到一批好教师;第五,招到好的学生,买到好的仪器,找到一个好的地方;还有,我们所有员工,包括后勤方面,都有一个共识,大家都希望把学校建好。所以,我们的效率很高。举个我们工作人员的例子,有一年我们在内地跟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办论坛,学校的名字我要保密,我的助理就去帮忙,论坛完了后,那学校的资深副校长跟我的助理讲,你一个人顶得上我们12个人,我受之无愧。我不觉得内地人不用功,只是他们是没有经验,没有接触外国的东西,所以我的同事非常友善地做这些事情。比如,一位演讲者从美国飞到北京,延误了,转不了飞机,一点办法都没有,人家又不会讲英文,只说“no.no”,连住哪都没着落。他的运气好,带了我助理的电话号码,就打了一个电话,我的助理就“遥控”,帮他解决了所有问题。最后还教他买机票飞到上海,去接他。其实他不是要到上海,是要到另外的地方,我再讲你就知道是哪了,哈哈。

  还有,要有好的目标,学校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共识,这是一所研究型大学,追求卓越。方针很正确,也很明确。我们讲学校的“VISION和MISSION”(远景和任务),VISION,就是说我们不管做什么,要成为世界一流;MISSION,我们在香港,要帮助这里发展教育,发展经济,对国家来说,我们要成为中国的好大学,成为领先者,对世界来说,我们也要成为带头者。当然不能全部都领先,但很多方面包括科学和工程,都要这样。(第1页,共2页)页码:1 2

  三、“领先世界”的远大目标和任务

  记者:你们你们“领先世界”的远大目标和任务,现在的进展如何?

  朱经武:譬如说科学,你要讲碳的单壁纳米管,世界上最小的就是我们学校同事在三四年前做成的,这个成果被国内中科院评为当年最重要发现之一,它已经接近了理论极限,人家再要做小不太可能。再看我们学校的生物化学教授,从《本草纲目》中找中药,并提炼加工,做成抗老药,选出15种药物送去化验测试,发现当中有3个有抗老作用。这对制药厂的意义重大,通常试验1000个样品也不见得有一个有效,他们15个就有3个,取得了空前成功。所以,03年赛马会给了我们1亿7500万,我们从这里面拿了很大一部分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开发这一产品,现在在美国正准备第二阶段的试验。另外一位教授,也是生物化学专家,两年多前,他发现了导致人类精神分裂症的5个基因中的一个,这个相当重要,中国差不多有6000万人有症状。工程上,现在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互联网真正的发展是在1990年以后,香港第一部互联网系统是我们学校沈玉如教授做出来的。再有,香港在建新机场时,需要斜切风的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就是我们学校的教授设计出来的。还有,香港是物流中心,最早开设物流课程,是我们学校。即使在人文科学研究上,我们在中国研究方面,位列世界前五名。

  文学方面也很不错,我们的郑树森教授,我去美国的一所很不错的大学,虽然学校很袖珍,但照样出了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那里的老师问我可不可以介绍郑树森教授,我问他们怎么知道郑树森教授的,等他们回答我之后才知道原来他那么有名。另一位院长是丁邦新教授,去年退休了,他是赵元任的继承人,语言学专家,赵元任之前在加州伯克利大学,赵退休去世后,他们就请丁教授去,丁教授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后来我们把丁教授请来做我们人文社会学院的院长。还有社会科学大师边燕杰教授,找到这种出色人才,学校水平就容易提高。

  四、放手去做,不要有太多限制

  记者:正如你刚才说的,科大有很多大师级的教授。不仅他们,人们早有耳闻,科大的师资实力很强,不仅来源广泛,出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就读的学校群星灿烂,其中75%的人获北美62所一流学府学位。以你们学校的“历史”、实力和声望,能吸引这些人才前来任教应该很不容易。

  朱经武:最主要是要有好的老师、好的学生、好的研究设备和好的后勤支持,有了这几点,就能找到好的人,让他放手去做,不要有太多限制。在很多时候,其实怎么做是无所谓的,起码我在学校里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我只告诉他们应该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但从不说该怎么做。原因很简单,他们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当然,在决定怎么做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沟通。一旦出了问题,我把问题当成我的,绝对不推卸责任,然后大家一同去解决,这样下来,事情会容易办些。

  要有好的制度。举个例子,我们在物理系雇人,系里会有一个小组委员会,首先决定请哪个专业方向的老师,物理你可以做天文物理,也可以做高能物理,也可以做各种不同的方面。高能物理花费太高,可能做得很有名,但没有这个财力。比如最后决定要找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然后,就独立地向外界招聘,所有程序都是公开的,这当中没有徇私,系里程序很小心做完后,提交学院审核,之后学校还有一个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名单交到学术副校长手中,认可后才算完成。所以,有一套制度去遵循。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通常都是照章办事。制度中条文不会过于繁多,让制度无法推行。这才是个好制度,而且大家都同意这么做,制度公布在网上,大家都知道。不会出现某人不喜欢“鼻子大”的老师,就不收这样的人。

  还要有公平的环境。找到好人。而且找一个不够,这就需要整个大环境,包括研究气氛都适合。所以我刚才说让学者放手去做,是很重要的。他们互相有竞争,也有合作。但是也要很公平,不能说朱经武的朋友就能得到好处,公平的环境下,制度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常常说“一流的人雇一流的,二流的人雇三流的,三流的就雇不入流的”,最主要的是一开始就要找好人。我们学校就很幸运,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些大师级教授,找到这种出色人才,学校水平就容易提高,也会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吸引好人才来年轻的香港科大。我想,首先是理想,当时国外很多人有理想,希望回到中国,为中国做点事情,他们有一批人,包括吴家玮校长和当时的几位副校长,他们再凭借关系找到人,为学校打下基础。而且,学校进进出出很多人,比如访问学者,像最近的诺贝尔奖得主来了,还有很多有名的人。他们在我们学校生活和工作,回去之后,成为我们的“亲善大使”,也会帮我们找很好的人来。

  资金也是重要因素。举个例子,当年1991年开学,计划招6000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就给你6000学生的经费,学生可能远远不到6000,也同样给,这钱花不完,资金有了弹性,当时我们学校就用来找最好的老师,买最好的仪器。

  五、校院设计有很仔细的规划

  记者:教育诸要素当中,环境的影响从来都不可忽视。科大的校园只占地150亩,但山光水色,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气息,想比内地很多城市动辙耗地千倾建造大学城,显得既小家又碧玉。你们的校院设计与办学理念是如何衔接的。

  朱经武:学校的规划建设非常重要。假如给我1000亩地,我会另外建一个不同的校园。现实是,在100多亩地的条件下,我们该怎么做。当时有很仔细的规划,相当细腻,规划时得到马会的支持,他们有很多经验。

  我们学校现在在做第三期规划,要在那边搞工程。我们现在就在很仔细地讨论,地怎么利用,楼怎么设计,要花相当多的钱。从外边找人,让他们提供一些计划,学校教授和职员看,董事会也看。第一步解决构思上如何建设校园,会有仔细的讨论,当然之前学校会有初步的想法。跟他们讲我们有多少地,能花多少钱。在这个范围内,去设计把它做得最好。经过这番讨论后,我们会选一个建筑设计公司,规划设计好了后,拿去投标。其中很重要的是,有的人闭着眼睛就能想到好的设计,但我们要求设计的东西与周围的环境相和谐,不能怪怪的,很突兀,而且现在已经有一个校园在,所以有些限制,要求你的设计与周围协调起来,这些都要考虑到,的确要花功夫。规划的过程,酝酿的时间较长,开始动手了就会很快。三期校园酝酿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们开了很多会。比如说新校园里,你要什么实验室,我要什么场地,大家都在讨论。第三期工程在山上,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地方,当时就有一个讨论,是不是把下面的实验室搬上去,有人就说应把理学院和工学院的实验室搬上去,因为我们是以理工见长的学校。但是后来讨论发现,假如把实验室搬家,会花很多钱,因为有很多仪器。后来商学院说去上边,因为他们搬起来相对容易,他们也希望好环境,后来决定上边主要是商学院。还有高等教育研究院,这个新学院今后不仅是香港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平台,也是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平台,我们很幸运得到国家的正面认定和支持,所以当然要放到最好的地方。在最高处的一栋新楼,给了高等研究院,大家也都认同。最主要的是有一批好同事,大家一心一意希望把学校搞好,问题都好办了。不是只要我朱经武的实验室上去就行了。

  六、“大校长”跟“小学生”开会

  记者:刚才我们看到,有一个学生在你办公室带了很久才出来,我们很想知道,你这位“大校长”跟他那位“小学生”开会,会有什么事情呢?

  朱经武:其实我今天很忙,他也没有预约,我刚才外面开会回来,同事告诉我有位学生在等我。他来自云南,代表云南参加了奥林匹克竞赛,是一个很杰出的学生,他想进我们学校,但不知道考试已经完了,先到深圳,再到香港,今天来见我。他们说他已经等了我快一个钟头了,我就觉得应该跟他谈谈。

  知道他很想到科大,我马上请了学校在内地招生的负责人朱博士来,内地招生政策朱博士比我清楚。三个人一起聊,学生很高兴,我也很高兴,觉得他这么有心,而且还是少数民族。(他来找你,对他入学是否有好处?)这个很难讲,但假如样样都相当的话,这次谈话对他当然有好处,最主要的是他一定达到标准,如果达不到就很难办到。香港在这方面很严格,我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像在美国加州大学,每年招生,校长有权决定当中几个百分点的入学,因为考虑的不仅仅是成绩好,还有其它因素,比如对学校发展有利。但是,在香港当校长的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权利。

  假如真的是天才学生,我们学校一定会说,“没关系,天才学生我们全收”,要收进来还要向政府争取,而且报纸上还常常会有不同意见。但我们不后悔,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奥林匹克竞赛的金、银、铜牌奖学生都愿进我们学校。当时我们还在讨论这个事情,不知道怎么让媒体知道了,他们说“朱经武要违规招生”。因为在香港进大学有很多条件,要多少分数,考过多少试,但那些学生还没有考试,怎么能收他们?但我觉得他们都已经拿到金银铜牌了,考试又有什么关系呢。后来,一个星期五,下午4点半,我们的物理系教授跟那三个学生,敲门进来,说假如你不收的话,那三个学生就没机会了,因为那天不决定的话,他们就不能进大学了,当然他们也不需要急着进大学,但要等一年。我就跟他们讲,收了吧,他说你知道有什么后果吗,我说后果由我负责。然后我跟教师会负责人打电话,问他香港的大学是不是有自主权?他说对,是有自主权。我说,我不滥用这个权力对不对?他说,对的。我说,那我现在就要用这个权力了。我还问他,是不是香港的大学希望留住这些杰出人才?他也同意。我说我现在要破例收这三个学生。原则很清楚,我们这样做,为的是留住好人才,而且没有违规,用我们的自主权。如果记者打电话来,不骂我就行了,你骂我我会骂回去。他说好吧,搞一个新闻发布会,说科大将接收这几位学生,但没有违规。结果,戏剧性的是,星期一香港的报纸都说,香港的大学应该学科大。后来接着又有好几个学生都是这样破格入校的。这些年青人很难得,我觉得训练通才不容易,训练特殊人才更不容易。当然你说我们接收的这些特殊人才的学生今后会不会有伟大成就,这点没有人可以担保,但是我们相信给他们这个机会,未来有成就的可能性不小。(刘韬)来源:人民网转自中新网(第2页,共2页)页码:1 2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朱经武 | 港督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