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基”市民挤爆银行
本报讯记者刘薇报道:前些时候盈利多多的基金,连日来跌声一片;在广州市内各大银行营业部,排队卖基金的市民多得“挤爆”理财柜台。
与上周二的高位相比,昨天基金收益已缩水近20%。
昨天下午,在农林下路的广发银行理财区专窗前,不少市民正心急火燎地催柜台工作人员赶紧下单赎回基金。王女士是前年就开始买基的老“基民”,手中持有的几只基金在经历一轮上涨后,至少已有80%的收益。“本想等着它们继续涨的,谁知道这几天跌得厉害,还是赶紧卖一两只获利了结保险。”与王女士心态相同者不在少数,甚至才买基不久的新人,亦着急把手中基金脱手。李小姐去年年底在同事怂恿下买入一只新基,眼看涨了近20%,未曾想这几天的大跌让这只基金迅速跌回1元附近,李小姐不愿意承受亏损,宁愿赶紧卖出换个不赚不赔。“或许跌破1元还能被我抄个底。”李小姐笑言。
记者发现,不少银行网点都挤满赎回基金的人。至下午3时,基金当天交易截止时间到,没来得及成功卖出的人都忍不住抱怨。一位刚刚忙完的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近几天前来赎回基金的人比上周增加了好几倍。“上周是买的人多,这周卖的人多,刚好掉了个。”他表示,不少基民心态复杂,有投入巨大赚一点是一点的,有害怕亏钱急忙止损的,也有左右为难不停观望的,当然也有一些“激进分子”仍然择机买入。
面对跌势,基民是该卖出获利,还是继续持有?银行理财专家建议说,如果年底急需用钱,可以获利了结;但若无急用又无其他好的投资渠道,还不如继续持有;甚至可以低位补仓。因为股市长期牛市还是十分看好的。从基金的操作策略来说,也是定位为长期投资,而非像股市散户一样频繁短线操作。从目前基金盈利来看,收益在50%以上的都是持有几年的老基民。如果频繁买卖,可能不但无法分享高收益,还要支付申购、赎回费用,一笔做下来未必划算。专家提醒基民,交易前最好用心算笔账,不要因为一时震荡而失去了分享高增长高收益的机会。
图:今早,大批市民排队等银行开门 本报记者 陈文笔 侯恕望/摄
(侯颖/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