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总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俊山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内一直预期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883.HK以下简称:中海油)的“海归”尚面临一些法律问题,且目前仍无时间表。
“‘海归’仍然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计划,但目前连研究还没开始,更谈不上时间表。”刘俊山表示,作为红筹股的中海油,回归A股尚面临一些法律问题。
作为中海油总公司旗下最重要的上市子公司,中海油是一家红筹公司,其注册地在中国香港,因此被视为外资公司。此前,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曾表示,中海油正与中国证监会沟通,希望跨越法律的障碍,推动加快公司境外注册的红筹股中海油股份的回归步伐。
截至去年年底,中海油系已初具规模,旗下的中海油、中海油田(2883.HK)、海油工程(600583)、中海化学(3983.HK)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3792亿元。
根据公司发布的消息,中海油总公司去年业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现销售收入达1208亿元人民币,按年增36%;利润达481亿元,按年增24%;上缴税费327亿元,成为去年央企利润贡献排名第四的企业。其中,公司去年人均创利114.5万元,在所有央企中排名第二。
过去3年,中海油总公司的销售收入由538.6亿元升至1208亿元,共增长124%;营业利润从149.8亿元升至481亿元,激增221%;上缴税费由67.8亿元升至327亿元,飙升382%;总资产从1198亿元升至2474亿元,大增106%;净资产由685亿元升至1356亿元,升98%。
早在去年上半年,中海油就曾向媒体透露将“海归”的消息,下半年又旧事重提。与此同时,中石油、中国铝业等H股也均表达了强烈的“海归”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