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内罗毕2月5日电 (记者赵卓昀)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的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年会暨环境规划署理事会会议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政府官员,将在5天时间里讨论全球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沙夫卡特·卡卡海勒在开幕式上宣读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一份声明。声明说,尽管各方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良好意愿,也作出了一定努力,但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各国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也不具有可持续性。
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说,消耗自然资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它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我们需要控制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积极响应对商界制定国际规则的呼声,并给全球化的市场设立切合实际的准则”。
本月初,联合国发布了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称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引发。
据新华社内罗毕2月5日电(记者赵卓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5日发表报告说,由于各国对海产品等水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全球可供商业捕捞的渔业资源可能在2050年前枯竭。
这份由80多位专家撰写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2007年度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海水酸性、破坏珊瑚礁,从而加速渔业资源的枯竭。建立海洋生物保护区是防止渔业资源枯竭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被划定为海洋生物保护区的海域仅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0.6%。专家发现,这些保护区内鱼类的种类比周围海域多20%,而且可以有效增加周围海域渔民的捕捞量。2002年在南非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各国政府曾制订一项计划,打算在2012年前建立一系列海洋保护区。
但5日公布的这份报告指出,如果按照近年来建立保护区的速度推算,到2085年才能实现2002年各国首脑们确定的目标。而可供商业捕捞的渔业资源可能在2050年前就已枯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