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包括红内衣、红腰带等本命年商品迎来旺季,有人买来作为礼物赠送,有的则为自己祈福。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命年商品在合肥不仅散落于各个商场和商店里,而且还有了不少专门销售本命年商品的专卖店。记者采访中发现,早在元旦之前,合肥市部分商场和商店里都有一块红色消费区,包括红内衣、红腰带、红袜子等,购买者也比较多。
昨天下午,在合肥市花园街新近开业的一家本命年商品专卖店里,记者看到大红色和亮黄色充斥着店面,除了经典的红内衣、红腰带、红袜子外,还有如桃木辟邪镇宅斧、五福临门扇、桃木拐杖、如意等,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询问、购买。该店老板告诉记者,本命年用品是有别于其它商品,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消费者购买的并不仅仅是产品的本身,更代表的是一种吉祥如意。这样的专卖店在合肥至少已有3家,年前的生意比较兴旺,有家长买给孩子求平安,也有年轻人买给自己的父母“保健康”。
本命年商品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在我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反映出人们对本命年的恐惧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安徽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邦虎教授认为,本命年商品在现代社会出现旺销的现象,反映出了人们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社会竞争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遇到传统被认为不吉利的本命年时,一些人于是将希望寄托在一些物件上,从而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牛耘认为,如果只将本命年商品作为传统民俗用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应该说无可厚非;但如果将其作为趋吉避凶的工具,则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并不值得提倡。闫多慧 本报记者 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