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一个普通的周六,在有着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国家图书馆分馆,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直、北京市、解放军在京单位的10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放下繁忙的政务,来到这里倾听由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主讲的《18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大国国力比较》。
这是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7年的第一期。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一般每月一次,利用双休日的半天时间举行。讲座自2002年1月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78期,出席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达万余人次。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维系我们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基于此,我们把突出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主题、坚持历史文化特色作为讲座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黄燕明说。
5年来,讲座以介绍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重要历史时期概况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先后举办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康乾盛世的经验启示等一系列历史讲座。听了钱乘旦教授主讲的《发达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后,国资委驻中国电信监事会主席牛越生在“点评与回应”中写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讲座为我们理清宏观发展思路,从更广阔的背景考虑中国长远问题很有帮助。”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说:“讲座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明世界态势、知国家兴衰、晓如何发展,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针对部级领导干部拓宽人文视野,深入了解世界主要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及其影响力的需要,主办者先后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儒学的历史文化特色、佛教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文化讲座。主讲者既有任继愈、文怀沙、吴良镛、汤一介、王蒙等老一辈知名专家学者,也有马大正、葛剑雄、唐浩明、阎学通等中青年学术精英。很多部级领导同志反映,讲座融历史与现实、知识与思想于一体,体现了大视野、多学科、纵横贯通的特点,对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程,汲取历史文化营养,把握时代大势,指导工作实践很有裨益。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是历史文化讲座的常客,从“越剧欣赏”到“红楼梦中的政治”,从“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到“朝核问题”,都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说:“讲座对领导干部人文知识的学习是个很好的补充,对培养领导干部的健康生活情趣也大有帮助。”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王新宪在听了《中医养生文化》讲座后,在本单位老干部联欢会上把学到的养生理论和盘托出,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他说:“听这个讲座,对工作有帮助,对自身修养有好处。”
卫生部副部长佘靖对《如何欣赏交响乐》等艺术讲座记忆犹新。她说,讲座把知识普及与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既生动活泼、又富于感染力,对培养健康生活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很有益处。
“最初我们办这个讲座就是想为部级领导干部加强和改进学习,增强人文修养,提高领导水平服务。”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5年来,讲座受到了各方的好评和肯定,使我们很受鼓舞,特别是很多领导干部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设部部长汪光焘、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等近百位部级领导因长年坚持学习还荣获了主办单位颁发的“勤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