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后,地铁公交网络如何一体化?骑自行车停车方便吗?开车进城想换乘地铁时,车有地方停放吗?……昨日,广州市规划局公布的轨道交通客运一体化设施规划研究方案对这些市民关注的问题给予答复:到2010年,广州将有45个地铁站点进行交通衔接,新增16个交通广场,15个小汽车换乘停车场,35个自行车换乘停车场。届时,市民无论是开车、骑自行车,还是坐大巴去换乘地铁,都十分方便。
记者倪明 通讯员董福强、冯卫南、邓兴栋
已规划19条交通线
通车线年增40公里
广州规划了19条线共726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计划至2010年建成通车200多公里,年均增长长度近40公里。
同时,随着广州禁摩措施的全面实施,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将产生较大的变化。如何积极推进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加强其他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引导居民出行结构的平稳过渡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2006年,市规划局会同市交委、市地铁总公司组织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日本CFK工程咨询公司等多家国内、国际交通规划咨询单位在经过深入研究并与相关部门充分协调后,提出了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方案及近期实施建议。
明确24个枢纽布局
近期还建12枢纽站
据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轨道交通客运一体化包括设施、信息、管理以及票价四个方面。在这四个具体的一体化中,设施一体化是实现公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在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分级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区位用地功能、换乘方式、客流集散量(日均5万人)三个指标,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成“综合枢纽、枢纽和一般换乘站”三个层次。
近期,广州轨道交通将布局24个枢纽,包括嘉禾等6个综合枢纽及天河客运站等18个枢纽。记者注意到,年客流量达到2000多万人次的新机场站没有入选枢纽站。对此,有关负责人解释道:“枢纽站主要是考虑为有多种交通需求的市民服务,而白云机场虽客流庞大,但客流单一,所以没有入选。”
据悉,规划部门提出了至少建成20座站的近期轨道交通枢纽布局方案,其中天平架等8个枢纽站点已基本建成,近期还需加大力度重点建设坑口、广州新客站、海傍等12个枢纽站点。
实现枢纽内交通方式无缝换乘
45个站点将配16个交通广场
为实现枢纽内各交通方式间的无缝换乘,规划选取了45个重要站点进行交通衔接,规划新增16个交通广场(设置公交总站、出租车上落客点和待客区),15个小汽车换乘停车场(为外地车换乘其他公交工具进城而设),35个自行车换乘停车场,并通过模型计算,确定了各衔接设施的合理规模。为使枢纽设施用地得到切实保障,市规划局已将26块总面积约33.26万平方米的衔接设施用地纳入市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导则加以控制。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地铁站都会配套所有的衔接设施呢?该负责人说:“按用地情况做减法。”16个交通广场基本都是枢纽站,其他一些站点在安排好公交车、出租车站点后,如剩余空间不多的话,考虑一辆小车的停车位可容纳20辆自行车,可能优先设置自行车换乘停车场。
提出票务一体化设想
公交地铁换乘有优惠
轨道交通枢纽的实施是在构建客运交通设施一体化方面的一项重大举措,但还需配套相应的管理、票务及信息等方面的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相比较前三项而言,公交票价一体化的问题显然更加为广大市民所关注。规划也为票价一体化提出了设想,该负责人介绍了国外的经验:如基于出行距离收费,公交车与地铁换乘有票价优惠政策,公交车与地铁IC卡兼容。
据悉,规划实施后,将极大改善城际客运、常规公交车、自行车等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的换乘条件,促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有竞争力的公交系统的构建,从而转移摩托车方式出行量,减少个体交通出行比例,带动广州市客运交通结构的优化。
4站将尝“头啖汤”
坑口设千个单车位
据了解,市规划局和市地铁总公司已选取坑口、南浦、汉溪长隆、海傍4个站作为试点工程首批实施,通过4个试验站规划建设的经验,明确其他近期重点建设的轨道交通枢纽的建设主体,制定资金投资计划,全面推进各项实施工作,确保满足广州市经济发展及举办亚运会的交通需求。
其中,坑口站将有7个公交车发卡位、8个出租车上客点、待客点,两个私家车短时停放泊位,1000个自行车泊位,300多个外地车换乘停车泊位,市民还将拥有良好的步行环境。另三个试点站也将以公交车换乘为主,兼顾小汽车换乘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