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春运,老生常谈的“一票难求”,今年有了新议题——火车票销售“实名制”。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近日做客人民网时,“实名制”备受关注,有人认为此举是解决春运“买票难”的“最有效的手段”。但王勇平明确表示:施行实名制的条件还不成熟。
从报道看,“实名制”就是火车票面增加持票人信息,持票人出示与票面信息相同的身份证明,方能验票上车。
显然,这样的思路借鉴的是机票的销售和管理模式。这一思路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真实地反映春运的旅客需求,从而最大程度地杜绝票贩子。有人就举例说,尽管春运期间同样运力紧张,但在众多的机票代售点,没见过哪家门前出现通宵达旦排长队的。原因何在?因为机票的销售和确认,必须出示本人的有效证明。
此话不假。但飞机与火车毕竟各有其特殊性——实际上,机票实名制主要是为了航空安全,杜绝了票贩子似乎是预料之外的副产品。时下热议的车票“实名制”,大家期望的是如何更好更快地解决春运期间“一票难求”问题。就目前而言,除了铁道部发言人列举的诸多“不具备条件”,火车票紧张的重要根源就是春运期间异常紧张的供求矛盾。“实名制”也不能缓解供需矛盾。
透过众说纷纭的车票“实名制”,更耐人寻味的是各行各业在加强监管、规范化建设中对“实名制”的推崇。
从已经实施的一些“实名制”看,不能说不好,有的还非常必要。比如,银行存款,个人必须提供真实信息,这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必要途径。但是,对于有的领域来讲,“实名制”可能就没有那么必要和有效,监管部门不能指望“实名制”成为灵丹妙药立竿见影,更不能因为有了“实名制”而放松自身的监管职责。因为从法理上看,个人的身份信息属于私权和隐私,只要不涉及危害公共利益,一般不主张轻易让人亮证。就像除了公安机关外法律不允许其他机构和个人扣押居民身份证一样,哪些领域可以实行“实名制”,这其中有严肃的法治课题。
就车票监管而言,一些地方尝试“实名制”说明铁路部门在解决“买票难”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铁道部发言人说“条件不成熟”,也不失为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也要看到,就是试行“实名制”,社会的方方面面仍有其他可为之处,从长远看,关键是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多方挖潜增加运能运力。有报道说今年仅铁路新一轮提速一个环节,就能增加18%的运力,这是一个积极而可喜的信号。
更多《人民时评》请登录人民网www.people.com.cn
《人民日报》 ( 2007-02-07 第05版 )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