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5日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年会上说,贫困国家居民对全球气候变暖应负的责任最少,但却要承受最多危害。潘基文当天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的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说,所有国家都将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但非洲、一些发展中的小岛国和其他地区的穷人,却将承受最多危害,尽管他们对全球变暖应负的责任最少”。
主持会议的肯尼亚副总统穆迪·阿沃里对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说,非洲将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他呼吁联合国为非洲大陆“量身定做”特别行动计划,应对今后的挑战。专家说,非洲是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的地区,但由于这一地区经济普遍欠发达,加上地形独特,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下,这一地区即将蒙受的损失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都要多。撒哈拉沙漠面积扩大、乞力马扎罗山顶积雪面积缩小已经成为非洲正面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主要“标志”。
联合国官员希望一些国家,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美国,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更多努力。为期一周的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年会将重点讨论汞污染、生物燃料需求不断增加和联合国环境部门改革等问题。
另据报道,我外交部发言人姜瑜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是发达国家必须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切实采取减排措施。
姜瑜说,必须指出,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长期历史排放和当地高人均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是发达国家必须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切实采取减排措施。姜瑜说,当前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是很低的,减排潜力也很小。“中国愿意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也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调整产业能源结构,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增长,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法,还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可以说,中国的环保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她说。
姜瑜表示,中国也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和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降低20%的目标。另外,还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以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些任务都非常具有挑战性,但中国愿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为国际气候变化做出新的贡献。”姜瑜说。她表示,中方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法律文件,各国应在此框架下深化合作,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履行。????(新华社供稿)
链接
全球渔业资源快速衰竭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5日发表报告说,由于各国对海产品等水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全球可供商业捕捞的渔业资源可能在2050年前枯竭。这份由80多位专家撰写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2007年度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海水酸性、破坏珊瑚礁,从而加速渔业资源的枯竭。建立海洋生物保护区是防止渔业资源枯竭的有效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