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气象局今年将以小时为单位预报天气
厦厦门市2007年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确定,今年气象部门将切实加强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高温热浪、雷电、冰雹、低温冷害、雾、酸雨、大气化学灾害、地质气象灾害、海洋气象灾害、生态与农业气象灾害和交通气象灾害等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服务,同时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把以往气象预报“日报制”细化为“时报表”,以小时为单位预报天气。
对话局长
这些事你可能很关心
以小时为单位预报天气
记者:现代社会对气象预报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要掌握每时、每地的具体天气情况。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每年都受到台风的重大影响,厦门每年举办的重大社会活动越来越多,都要求气象预报精细化。厦门市气象局今年提出了精细化预报天气气候的工作目标,这与厦门经济发展、市民日常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
范新强:精细化预报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就是要致力于定点、定时、定量的天气预报。以前的天气预报都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周期,精细化预报就是要把这个“日程表”变成“时刻表”,以小时为单位周期预报天气;以前的预报范围是全厦门,最多分岛内岛外、东部西部,精细化预报要求具体到一个小区,比如说小学、幼儿园的校门口具体的天气情况,放学时下不下雨。
例如举办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会展中心、环岛路沿线天气怎样?雨、风、湿度等多方面具体气候指标怎样,我们必须把这些搞清楚,才能了解天气对赛事、运动员的影响。厦门每年举办的比赛、活动参加人员成千上万,特别是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都可以从精细化预报获益,预先制定活动议程和相应防范措施。
精细化预报与普通市民百姓的关系极为密切,每天都将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今天上班上学时天气情况看得到,下班放学时呢?下雨还是出太阳?紫外线强吗?精细化预报将极大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目前,我们正拟和电信部门合作,老百姓出门前发个短信,就能接收到某时某刻某地的具体天气情况。我们将加快进程,争取让老百姓早日享受到这种便利。
增加两辆人工增雨作业车
记者:厦门已经连续3年顺利完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降雨能够缓解旱情、降低气温、改善大气质量,今年在人工增雨方面将有什么发展?
范新强:人工增雨作业前,必须根据预报的风向和云团走向,预先寻找多个合适的作业点,临近作业时选择合适作业点作业,雨最好是下到水库库区流域和农田周围,(顺便说一句,如果天气系统自西向东移,受风向气流影响,厦门实施人工增雨,金门一般都会受益),因此作业点必须多找几个。今年作业车将增加2辆达到4辆,预选的作业点将从4个增加到6个,这样人工增雨作业的成功率、降雨效果等还将明显提高。
目前,我们还和环保部门合作,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大气质量的课题研究实验,争取早日取得成果付诸实施。
加紧开展港口消雾实验
记者:厦门经常发生大雾,这对于以港口立市的厦门港口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听说封港停航一小时,损失就达上千万。人工影响天气轨道建设方面,气象部门有何对策?厦门能够打破大雾封锁吗?
范新强:气象部门目前正在进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目标就是面向社会需求,建设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减轻浓雾的影响,大部分沿海城市都有这个需求,中国气象局正在组织和加大这方面的科研攻关。预计不久的将来,这个愿望能得以实现。气象部门拟与港务部门合作开展港口消雾实验,争取早日让进出厦门港的船只不再受大雾影响,厦门航空港、鼓浪屿轮渡等未来都将有望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摆脱或减轻大雾影响。具体作业办法是,用飞机等其他办法播撒盐粒子液态氮等催化剂,在浓雾中打开一条航行通道,高速公路、航空港也可以使用类似方法,减轻浓雾影响。
建设生态农业气象保障系统
记者:您在今年气象工作会议上提出生态和农业气象轨道建设,开展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和农业干旱综合监测预报服务,尝试发布主要作物产量预报。天气预报可以预报旱情,还可以预报产量吗?
范新强:农业受天气影响最大,老百姓说是靠天吃饭,农业的年景收成,基本上取决于天气气候。借助卫星遥感等的精确探测手段,掌握常年天气气候与农作物收成的关系,通过预测今年的天气气候,预测叶绿素的浓度,分析农作物的长势,通过基本趋势规律,能够预知今年的作物收成,因此我们在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要求中,将加快建设生态农业气象保障系统。
进行0-2小时雷电临近预报
记者:厦门夏季雷电活动频繁,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是厦门夏季常见的景象,对厦门的社会生活影响很大。今年气象预报在这方面会有什么作为?
范新强:厦门每年都发生雷击事故,多发生在田野、操场、高尔夫球场、工地等工作区地带。
雷电都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产生的,我们能够通过掌握极端天气情况,通过闪电定位仪等设备、雷达回波图等有关技术手段,准确预知雷电产生的时间、地点、强度、次数、是否伴随着雷阵雨等,提醒市民提早躲避。今年我们将初步建立雷电临近预警预报业务系统,进行0-2小时雷电临近预报、发布3种以上雷电预警预报产品,同时为厦金航线等国内外航线提供必不可少的雷电预警预报以及雷电潜势预报产品预警。
我们还可以为保险公司雷电灾害理赔提供服务,确定事故是否由雷电引起及其影响程度,提供雷灾事后鉴定、评估,我们去年已经和同安消防部门开展了相关合作。
我们将逐步实现全市雷电防护技术的规范化服务,与气科院等合作争取成立海峡西岸雷电防护科研基地,共同开展雷电研究与技术开发,做好《雷电监测数据库资料处理系统》和《雷击建(构)筑物的监测研究开发分析》的项目研究工作。
市民发问
这些事我还不太明白
何时就可上网查天气
张先生:现在网络那么发达,网络可以即时更新,具有快捷方便诸多优点,为什么不花气力完善气象信息网,让市民第一时间从网络上获知气象情况?
范新强:厦门市气象信息网是厦门气象部门发布气象信息的主要窗口,但天气信息更新还不够快,时效性不够,内容也不太多。市领导已经明确要求办好厦门气象信息网,市政府已经拨付专项资金,今年气象信息网完成改造后,市民想看天气,上网查询就知道,还有丰富的内容可供浏览。
气象主题公园进展如何
马先生:建设气象主题公园的话已经说了很久,可至今还是纸上谈兵,也不知道方案怎样,今年会有什么进展?
范新强:市政府将气象部门所在的狐尾山1000多亩范围规划为气象主题公园,以气象为主题,公园为载体,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体现科学性、艺术性、通俗性、趣味性,以模型、展板、科技馆等为形式,结合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技术进行展示。譬如可体验1-12级甚至12级以上风吹在身上的感觉,风力、太阳能如何发电,人工增雨实施过程……兼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观赏性、娱乐性等多种功能,将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气象主题公园。
今年,气象主题公园的建设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市领导已经要求有关部门加快实施,我们也希望早日确定方案,早日开工建设。
学生可以观赏人工增雨吗
李老师:人工增雨作业过程应该很有观赏性,可以让学生到现场实地体验作业过程吗?
范新强:理论上说当然可以。受厦门上空密集的飞机航班和空中管制的制约,人工增雨作业常选在三更半夜,地点都在荒山野岭,既不方便也很不安全。好在我们即将建设气象主题公园,将来可以到公园现场体验整个过程。
2006年办了哪些实事大事记
1、厦门市出台《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进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建成包括天气轨道、人工影响天气轨道、雷电轨道、生态与农业气象轨道、大气成分轨道、空间天气轨道以及气候轨道七项业务。
3、《厦金航线气象保障系统》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完成航线综合探测系统(包含海洋探测站)建设。
4、编写的《厦门市计算机机房安全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出台20平方米以上计算机机房的地方防雷安全技术规范。
5、与市环保局联合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改善厦门空气质量工程,共同开发“蓝天计划”项目。
6、6月1日,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天象厅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除外部环境绿化外,全部竣工。
7、制作发布《生态与农业气象报告》,推进“厦门兴农网”建设,开发运行《中国农村产品发布网》,用电子店铺形式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应用GIS技术完成了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工作。
看数字
1800万元
厦门“十一五”发展规划主要建设项目“城市与海洋气象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工程”中,部分与“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对接的项目已完成立项,厦门市政府已经批复,将地方1800万元配套资金,纳入市发改委2007-2008年基本建设计划。
99.9%
测报和预报是气象的两个概念,测报是当前天气实况的真实反映,预报是预测未来天气可能的变化趋势,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也只是在70%。厦门气象部门的地面测报错情率一直很低,正确率一直保持在99.9%。预报要参考测报的数据,测报的准确与否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