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过年 现在是在走过场
吃年夜饭、放爆竹、贴春联、挨家挨户串门,这些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正在远去。很多人都在感慨:“逢年过节吃什么总没有过去的滋味,现在春节花样更多,但总没有以前过春节的那种兴致和热情。
记者将围绕过年的300份调查问卷,随机发向锦江区和成华区街头及各社区居民,其中男性162名,女性138名,年龄从16岁到68岁不等,覆盖学生、销售员、教师、个体户等行业。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市民感觉年味变淡,一成市民甚至感觉不到年味。
咀嚼·年味
烹鱼宰鸡放炮仗叫过年
调查显示:77%的人倾向于选择小家过年。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年味变淡的主要原因是家人聚不齐。传统的大家庭思想、五世同堂观念逐渐淡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人们更加注重小家的质量,而不是“大家”的形式。
康永,35岁,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在他儿时记忆里,距离年关尚有半月时,一大家人就张罗过年。大人忙着贴春联、烹鱼宰鸡,忙得热火朝天;小孩子在街上或自家院子里放炮仗。“吃年夜饭,总是一大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祖父母坐上位,一家人轮流向二老敬酒祝福。那时对过年总是很期待,除了可以拿到压岁钱外,还可以与亲朋好友摆龙门阵。”以前过年流行一句话:门缝里看人,越看越近。现在则是猫眼里看人,越看越远。
风俗·从简
家家撑肉的竹竿少多了
调查显示:40%的家庭都不会腌制年货。13%的人选择去酒店吃年夜饭,原因是平时工作忙,过年了,好不容易有机会好好休息,张罗年夜饭太麻烦。这也是年味变淡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生活质量改善,人们自制年货的风俗也在悄然改变。张和屏,50岁,家住外双楠。过去,他们至少提前数周为新年做准备,腌制或风干年货。那时,家家都会撑起一条竹竿,上面晾满了码好料的鸡鸭、香肠、腊肉。“父亲做的丸子,每次想起就流口水。”张和屏说,每年,父亲会早早去市场买肉,而且只要公社路口张大胖子的肉。拿回来细细剁碎,入蒸笼,在蒸好的肉饼上均匀刷上鸡蛋……现在东西丰富了,总感觉找不回那些特有的风味了。
送礼·现金
送礼品不如送钱实在
调查显示:90%的受调查者表示近几年过年期间送过礼。送礼的对象中,亲人爱人占67%,给朋友送礼的有20%,有13%的人会送礼给上司或同事。
时过境迁,这些风俗正在慢慢消失,有些风俗却不容易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比如送礼。送礼选择上,市民侯玉说,她过年时会给朋友送一些好玩的小礼品,比如样子怪异的公仔、外地旅游带回的小玩意儿、带点恶作剧的“拳头盒”。朋友收到这样的礼物,会感到意外,也很开心。但调查中,像侯玉这样送礼品的人不足10%,近七成的市民表示,过年送礼都送现金。
方式·翻新
短信你来我往真是机械
调查显示:94%的受访者都选择采用发短信和打电话的方式拜年,发邮件、网络贺卡或视频拜年的占5%,选择传统上门拜年的人不到1%。受访者的年轻人中,75%觉得发短信拜年也很开心。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拜年的方式有了明显变化,挂历→贺年卡→短信、电话→网络视频拜年,这既是一个时代符号的变迁,也是拜年方式的翻新。据统计,去年春节,全国拜年的短信超过100亿条。大二学生侯玉去年仅仅为拜年发的短信,对账清单打出来就有4米长。
49岁的肖伦认为:“以前的人情味很浓,邻居间会送一些小礼品。亲朋好友也会登门拜访,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就更深了。现在是收一条短信,机械地回复,转过头就不记得了。短信内容基本上是从网上下载,几经转发,内容雷同。”
娱乐·变化
麻将打烦了今年去旅游
调查显示:对于过年期间的娱乐方式,受访者中,75%的人选择打麻将,其次是看电视的占10%,仅有5%的人还保持守岁的习俗。选择看电视的受访人群中,选择年三十看春晚的占其中三成。还有10%的市民表示,过年有出外旅行的计划。
康永表示,今年过年他会去云南旅行过年。小时候,过年期间的庙会,各种抽奖,游园活动让他兴奋不已。现在没有了贴对联、挂年画的喜庆,没有了放鞭炮的欢呼,没有了穿新衣的喜悦……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完饭后,除了打麻将就是斗地主,年年如此,毫无新意。“还不如出去旅行,去云南那些古镇,说不定感受到的年味更浓一些。”
(责任编辑:高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