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报道黄爱国的一共有5人,其中有3人是《农民日报》的记者,第一作者何红卫还是湖北站的站长,另两名通讯员都来自湖北大学。
何红卫1964年生,一向擅长于作批评性、争议性报道。2007年2月1日晚,何红卫说,自2003年底起,他陆续听到“黄爱国”这个名字,“说这个县委书记有些特别,大刀阔斧改革,指名道姓反腐,不太符合官场潜规则”。
“一开始,我想用‘褒贬不一说黄爱国’的争议式写法来报道黄爱国。”何红卫说,“但在3年来的采访中,我被黄爱国真心为老百姓办事、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事迹感动了。”
“通过接触方方面面的人,我发现,自己原来刻意寻找有关黄爱国的争议点,居然议不起来。我接触到的人,都对黄爱国好评一片。”何红卫说。
记者:黄爱国没有可争议之处
网民“说说黄作秀”跟帖说:“报道中的有些事情确有影子,但作秀的成分太多,何记者是我们沙洋人,大家看了后都议论纷纷,黄爱国因此有了‘黄作秀’的雅号。”
网民“文氓”跟帖说,这篇文章不仅吹得太肉麻,而且从中可以看出,报道中都是一群在黄爱国身边的“马屁精”在说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原常务副县长、副县长、镇党委书记、财政局长、政协副主席……唯独老百姓的口碑少。
网民:黄爱国变成“黄作秀”
在沙洋,无论在大街小巷、乡镇村组,都能听到黄爱国亲民爱民的感人故事。
一进门,他扯开嗓门喊:“天大啊,俺是你黄哥,来看你了。”一下子拉近了县委书记与农民的距离。
“忠卫啊,天大家里的母猪下崽了没?我最近工作忙,顾不上,你帮我去看看。”今年10月底,县委书记黄爱国关切地问。当被告知“已经怀上了,大母猪有300多斤”时,黄爱国非常欣慰:“好哇,咱们不仅要替他解决困难,还要帮他发家致富!”
“要是黄书记早点来沙洋,我就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原十里铺镇镇长陈昌新,因挪用公款60多万元赌博被判刑8年,他在监所接受采访时说,“过去对干部管理太松,我对自己要求又不严,就一步一步陷进去了。”
“黄书记到哪都是收拾‘烂摊子’,但总能把它治理得井井有条。”十里铺镇委书记张良洪说。
以上内容均出自12月23日《农民日报》
“肉麻”报道引争议
一篇帖子近日被天涯社区、中华传媒网等网站和论坛反复转载,帖子中称:“连日来,湖北沙洋县委办在全县范围收缴2006年12月23日《农民日报》,因为在该报当日刊登的《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一文中,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被记者吹嘘成了比焦裕禄还焦裕禄的好干部。”
“当地干群看了后,认为是一篇最肉麻的文章。黄爱国同志认为此文严重地影响了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看法,形成误解,于是下令在全县范围收缴12月23日《农民日报》。”这篇帖子说,“因刊登表扬稿,报纸被封杀,这在全国属首例。”
记者从网上看到,《农民日报》的这篇报道不到7000字,分为“铁腕治干”“百官共廉”“民为父母”“各方评说”等四个部分。不少网友跟帖说,文章“太肉麻了,受不了”,还有人说这是“以文媚官”。名为“无向羊”的天涯网友甚至建议:“为何不在文尾加上———黄爱国书记万岁!?”
传县委全城收缴报纸
2月2日中午,记者致电沙洋县农业局办公室,自称想查阅2006年12月23日的《农民日报》。一名丁姓女孩答复说,当日的《农民日报》上交了,是县委办打来电话让上交的,去上交报纸的正是她本人,“至于为什么要上交,我不清楚,县委办没有下发文件”。
随后,记者以同样理由致电沙洋县林业局和十里铺镇办公室,这两个单位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也同样明确表示,那天的《农民日报》按县委办的电话通知上交了。
不过,在2月3日和4日,沙洋县县委办信息科科长李天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段红蕾、县委办副主任胡国斌均表示,对于收缴《农民日报》这件事,他们没有参与,不是很清楚。
但胡国斌表示,网上流传的帖子是别有用心的,“依照我对黄书记的了解,他不可能下令让县委办去收缴报纸,黄书记这个觉悟是有的”。
县委书记想起诉发帖者
2月4日晚8时左右,正在武汉参加湖北省两会的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通过电话表示,帖子他看过了,说他下令在全县范围收缴《农民日报》,那是“无稽之谈”。
记者问黄爱国,觉不觉得这个报道肉麻?黄爱国回答说,他可以保证报道所列举的事例都是真实的,“我的工作信条就是多干少说、只干不说、干了也不说、干好了有时机才说。但如果记者坚持要写我,我还不至于去压制记者的真实报道。”
黄爱国还举例说,有些跟帖中提到,他装腔作势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我从出生到现在都是说普通话啊”。
“我并不想成为新闻人物,也不想当大官,我只想给老百姓做点实事。我要的是老百姓心里的高兴,其他人不高兴,背后做些什么,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黄爱国说,如果发帖者敢留真姓名,他会以诬陷罪起诉他们。
连日来,一篇名为《全国属首例:因刊登表扬稿,报纸被封杀》的帖子流行于很多论坛。这个表扬稿所表扬的对象和它的作者,随即成为众矢之的。帖子称,这篇把湖北沙洋县委书记表扬为“新时期焦裕禄”的稿子,因为“肉麻”而遭遇沙洋县委全县“封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