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肖翔本报记者尹晓华寒假来临,高校学生纷纷返乡过年。然而,成都某高校大三学生小陈却不能回家,早出晚归兼职打工,只是为偿还银行信用卡上透支的债务。
“现在我的信用卡上还欠着三千多元。银行已经发了三次催款通知书了,可是光靠父母给的生活费根本还不上,我现在已经有两次不良纪录,没办法啊,只好对家人谎称留校复习功课,外出打工还钱。
小陈来自北方农村,靠国家助学贷款才进了大学,平时生活一直比较节俭。去年春天,正想买电脑的他办了一张招行“YOUNG”卡,然后买电脑,陪女朋友逛街、买东西,不到半年时间,小陈先后办的两张信用卡已让他负债累累。
在大学校园里,像小陈这样因过度消费而身陷债务泥潭的学生为数不少。金融专业大四学生小夏在去年“十一”黄金周消费6000多元,债务压力让他整日忧心忡忡。与他同寝室的小余也在为这个月的还款发愁。
为何身无余财的大学生屡屡透支,债台高筑?原来各大银行针对大学生推出的信用卡规定,本科生最高透支3000元,研究生可透支5000元。另外,信用卡可以分月还款,每月最低还款额度10%。“透支三千,一个月也就还300元,加上每天才万分之五的利息,顶天了也不超过400元,一年刷卡三次免手续费,不少地方还可以打折,怕什么?”一些“海量”购物的学生一点也不担心负债。“大不了吃馒头,同学借点也行啊,实在不行,这么多家银行不都在办吗?多办两张,边借边还,假期再做兼职还上不就行了吗?”
难道使用信用卡透支真如这些大学生所言般轻松、无风险吗?银行界专业人士介绍,银行针对大学生群体推出的信用卡时,充分考虑了自身承担的风险,一般设定的透支金额十分有限,多则三五千,少则三五百,并规定了一个月左右的最后还款期限。
对于银行的放贷风险,业内人士并不担心,“大学生是一个相对单纯的群体,他们自己还不起,还有父母,只要超过了规定还款期限,银行会立即按照办卡表格上登记的家庭住址和父母单位等联系方式,督促父母帮其偿还债务。”
攀比、爱面子、缺乏理财能力和自制力,往往为了一件高档西装、一只名牌打火机,就让这些本该安心读书的大学生成为“负翁”。对于此种现象,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和理财知识的引导教育。同时,银行也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办卡时应通知学生家长,以避免因学生大肆提前消费而由毫不知情的家长为他们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