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州地区十大社会新闻、十大经济新闻”评选结果昨日揭晓。评选活动由广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广州市新闻学会联合举办。评选结果由读者投票,经过评审委员会审定评出。
2006年广州十大社会新闻
1.2006年12月25日,中共广州市委第9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广州社会保障有新举措。2006年7月起,广州首次对全市“低保”人员实施分类救助。2006年7月1日,《广州市“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开始实施,十年将筹措30亿元,资助8万人参保,届时广州50多万土地被征用的农民将通过“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实现老有所养。2006年7月12日,广州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达到780元/月,是历年涨幅最大的一次。广州还将早期下海人员纳入社保范围,至12月底,共有10万人通过该政策参保。此外,广州今年还首次实施了对退役军人学习就业的扶持政策。
3.“哥德堡号”重访广州。2006年7月21日,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在经过近10个月的航行后,重访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千年商都广州。广州将以瑞典为桥头堡,拓宽北欧乃至整个欧洲的经贸合作渠道。
4.广州重拳出击“两抢一盗”,刑事发案率下降。治安形势依旧严峻,广州为保市民平安作出不懈努力。2006年8月18日,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就广州社会治安工作展开深入调研,强调市民安全感是实现“两个适宜”的重要基准线。2006年,广州警方开展了“粤鹰2”、“黄雀”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打“两抢一盗”犯罪,效果显著。1~11月,广州市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0.3%;其中“两抢”案件下降29.6%。值得一提的是,流花地区治安形势得到根本好转,2006年以来经常出现连续多日实现零发案的新气象。
5.中共“三大”旧址保护和纪念馆落成并对公众开放。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中共“三大”旧址保护和纪念馆工程于2006年6月完工,7月对公众开放。整个工程经30年精心筹划,总投资预算约为8000万元,硬件设施居国内一流。
6.广州如火如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06年3月5日,广州首本《市民礼仪手册》首发,穿衣吃饭礼仪放在首位。11月16日,2006年羊城书展开幕,广州决定连续10年每年12月定为“全民阅读月”;11月22日,广州市召开2004年~200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力争2008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06年11月,“友爱在车厢”活动在广州开展已有20年,成为广州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最有光彩的品牌之一。
7.中国广州接过亚运会会旗。2006年10月25日,多哈亚运火炬在广州全城传递,广州正式启动亚运村建设,标志着广州新城建设起步。11月26日,以“五羊圣火”作为核心设计理念的2010年亚运会会徽面世。12月16日,多哈亚运会闭幕,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接过亚运会会旗,向世界、向亚洲郑重宣告:亚运会接力棒进入中国广州新阶段。在多哈亚运会闭幕式上,广州的10分钟艺术表演《东方神韵》将独特的岭南神韵展现在世界面前。11月25日,第12届省运会落幕,广州代表团囊括省运会7项第一。
8.广州创建全国模范环保城市通过验收。2006年9月,广州喜获人居环境奖,污水和河涌治理成效得到第五届世界水大会认可,被评为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11月20日,国家创模考核验收组宣布广州创模通过考核验收,并对广州8年创模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12月22日,广州最大人工湖——白云湖开工。白云湖对广州引入北江清流具有重大意义,是一个集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9.三千多市民横渡珠江。广州多年坚持不懈整治珠江污染,取得显著成效,珠江水近年逐渐变清,水质好转。2006年7月12日,2006年广州横渡珠江活动在中大码头至星海音乐厅之间的江面上举行,由3500多名市民组成的63个方队参加了横渡,取得圆满成功。
10.广州“禁摩”全面启动。2006年年底,广州“禁摩”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同时为“禁摩”涉及人员举行多场专门招聘会,解决其后顾之忧,保证2007年1月1日全市“禁摩”顺利实施。另外,从2006年11月15日起,广州市正式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
2006年广州十大经济新闻
1.“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迎来百届辉煌。百届广交会同时还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字之增,意义重大。2006年10月15日晚,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举行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从下届交易会开始,沿用50年的“广交会”正式名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将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更名,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却是广交会发展模式的一种转型,将对广州的对外贸易、国际形象、经济影响力等产生积极影响。
2.广州地铁三、四号线开通,至此,市内轨道全程达116公里。2006年9月28日,地铁三号线全线短轨贯通。地铁四号线高架轨道11月18日全线贯通,12月30日,地铁三号线、四号线全线开通,广州市内轨道全程达116公里。
3.广州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广州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068.41亿元,增长14.7%;工业总产值达8102.82亿元,增长16.8%;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729亿元,增长15.1%,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节能降耗水平进一步提高。
4.广州政府出台措施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广州大力实施安居房工程,2006年~2007年,经济适用住房规划建设面积将达到167万㎡,可为广州市民提供约2万套的住宅。目前正在建设的金沙洲新社区将提供约4000套廉租房,为5643户双特困户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5.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投产。2006年10月25日,广州市首座以循环经济和资源再生利用为理念、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和最严格环保标准、日处理量1000多吨的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投产,这标志着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将告别单一填埋方式,迈上资源化利用新台阶,实现垃圾处理质的飞跃。
6.城市公路交通路网体系日渐完备。新光快速路一期工程于2006年全部完工,开通后,从新滘南到市桥只需15分钟车程。2006年5月28日,科韵路、新滘南路正式通车,广州市东、南部中心城区又添了两条分别横贯南北和东西方向的城市主干道。12月19日,连接广州佛山、穿越白云花都的西二环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7.自来水调价。2006年1月1日开始,广州自来水全面调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从0.9元/立方米升至1.32元/立方米。
8.南沙又添华南最大修船基地。2006年2月16日,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的修船项目合资公司挂牌,这标志着南沙龙穴造船基地的修船板块正式启动,2008年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修船基地。
9.管道燃气初装费成为历史。2006年12月27日,广州收了10年的管道燃气初装费终于结束。
10.莲香楼等三家“老字号”股权转让。2006年8月21日,莲香楼、泮溪酒家进行股权转让,西关世家和四洲集团分别成为新东家,股权转让后,两家“老字号”的商标字号和经营方向不变。12月5日,广州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转让广州市北园酒家100%产权,挂牌转让底价为4150万元。(叶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