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斌(左一)在田间与农民交谈。
二百多人的乡政府会议室座无虚席,大横幅上写着“昌图县通江口乡夏季党员培训班开班典礼”。门窗四敞八开,人们汗流浃背,却听得有滋有味。正讲“奶牛经”的王绍斌教授满头大汗,嗓子沙哑,他一边在黑板上写,一边说着:“养奶牛最划算,一来它全身是宝:挤奶卖钱,生一个母牛犊5000元,牛粪还能用来生产食用菌,牛血可提取SOD,牛头可提取脑白金,还有牛骨、牛皮、牛肉……二是不愁喂,草食动物,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秧,咱庄稼地里还不多的是?”
报告结束了,来不及掸一下身上的粉笔灰,他又被人们围上了,问各式各样的问题:“土豆秧打青贮行吗?”“母猪化崽怎么回事?”“我家的18号奶牛咋总是下公牛犊?”“小麦下茬玉米什么时候育苗?”……
这就是王绍斌,沈阳农业大学生态学教授。
除了上课,带研究生,便常年在乡下转悠。
他有多少称谓
王绍斌在鞍山市海城蹲过点,在朝阳市建平马场乡当过4年科技副乡长,在铁岭市昌图县当过8年科技副县长,2002年由辽宁省委组织部任命为铁岭市市长助理……那么,到底怎样称呼王绍斌?
“王大棚”、“王财神”是来自民间的称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绍斌来到辽宁的最北部——昌图县牤牛哨乡搞日光温室。在此之前,北方的大棚必须得人工增温,砌火墙,烧柴草或煤,成本太高,难以推广。经反复试验,他摸索出一套建棚技术参数和栽培技术措施,不生火,完全靠充分利用太阳能,确保冬季棚内作物正常生产。这一整套技术使大棚作物生产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因而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从此,他成为日光温室技术权威,走到哪讲到哪。从深秋到早春,只要一到乡下,东家大棚出,西家大棚进,谁找王绍斌,他准在大棚里。由此,“王大棚”叫开了。
王绍斌上的是农业大学,学的是农学、畜牧、生态学专业。所以,他不光会建大棚,还有其他“绝招”:养奶牛、养猪、养鹅、种牧草、种饲料、种花生、种甜瓜、种土豆……他走到哪里,就把致富的招数带到哪里;谁按他出的主意干,很快就会富起来。因此,农民们把王绍斌当成了“活财神”。
“王县长”、“王市长”的称呼来自官方。说实在的,这也就是挂职。但王绍斌对此很较真:“作为科技副职,我的职责是在农业大市和农业大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农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转移,促进农业大学的培养模式向产学研结合纵深发展。”
农民素质是农村发展的瓶颈,而教育培训正是农业大学的强项。王绍斌找准了结合点。1994年,系统的农民培训从十八家子乡开始。沈阳农大的蔬菜、食用菌、植保、畜牧、兽医、土壤等各方面的知名专家,纷纷来到铁岭,深入村组巡回指导。乡里则把农民组织起来,按学历、年龄和需求,分层次、全方位、规范化培训。120名高中毕业生按农大专科教学计划开课,初中毕业的则按技术骨干培养,低于初中的听巡回讲课、技术指导。10年间,全乡共培训农民3万人次,实现户均1至2个技术“明白人”,600多人达到农业技术员水平,“专科班”毕业生大多已成为乡村的技术干部。从此,十八家子的产值连续6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人们说,“农大播下的这粒‘科技’种子,后劲足啊。”
他看得有多远
在王绍斌眼里,与一家一户的“点”上工作相比较,他更看重一个县、一个市、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传授生产环节的一招一式相比较,他更看重经济发展思路的确立。凭生态学家的战略眼光,他扮演最成功的角色是顾问。在辽宁省的开原市、新民市、本溪县、康平县、葫芦岛市以及吉林省四平市、内蒙古的赤峰市等地,他是最受欢迎的经济发展顾问。
1994年,他任昌图县科技副县长时,思考最多的是全县经济发展思路。昌图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大苞米当家,品种单一,卖不上价钱,是有名的“高产穷县”。产业结构调整一直在讲,却拿不出具体的思路来。
走遍全县后,王绍斌提出了“生态农业玉米链条式产业化”。一株玉米,产物有三:玉米芯、籽粒和秸秆,过去只有籽粒可卖钱,玉米芯和秸秆烧掉了。玉米链条式产业化的含义是:玉米芯是一个链条,提取糠醛,渣可养食用菌,菇渣是上好的饲料;秸秆又是一个链条,青贮或丝化养牛,牧业提供的畜产品进行多种深加工,粪尿还田;籽粒还是一个链条,是粮食也是工业原料和饲料,工业原料的下脚料还是饲料。这三个链条相互融汇,分头进入市场又多渠道还原土地,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只靠卖粮一条出路的现状。
现在,十八家子乡已经成为这种模式的鲜活样板——“南菜北牛,遍地粮菇”。1996年,十八家子乡保护地蔬菜面积为1.1万亩,蔬菜总产量3500万公斤,温室平菇年平均产量500万公斤,饲养黄牛1.5万头。全乡社会总产值达2.13亿元,人均收入为2760元。农业、乡企、多种经营这三块经济产值比例也由1993年的34:35:31改变为24:21:55,十八家子乡党委两次荣获中组部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如今,十八家子模式已被演化成多种变式:平安堡的土豆,马仲河的甜菜,宝力镇的水稻……一村一品,一区一业,大苞米“一枝独秀”的局面不再了。
古榆树镇位于科尔沁沙漠南缘,属生态脆弱区。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辽宁省花生成批量出口创汇的第一大镇,2006年,通过集成先进技术,9万亩花生亩产超过225公斤,最高的达到350公斤。古榆树人富起来了。
他的课堂有多大
王绍斌是名副其实的教授,讲课自然是他的拿手好戏。可他的课堂绝对不同凡响——
一是有教无类。在校内,他给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讲课;在校外,他给市、县、乡、村、组的不同级别的干部讲课,给高级农艺师、农艺师、技术员等不同技术职务的人讲课,给基干民兵、共青团干部、农村家庭妇女、中学农业技术课教师等不同身份的人讲课。
二是讲无定所。在东北地区,他讲遍了辽宁、吉林、黑龙江;在辽宁省,他讲遍了辽东的本溪和桓仁、辽西的锦州和朝阳、辽南的大连和鞍山、辽北的法库和康平、中部的辽中和新民;在铁岭市,他讲遍了昌图、西丰、开原等7个县区;在昌图县,他讲遍了35个乡镇;在十八家子乡,他讲遍了每一个自然村,还有树阴下、大棚里、猪圈旁、鱼塘边……
三是有求必应。这位教授没架子。请他来讲课,既不用领导陪,也不需车接车送;只要提前一周打招呼,他都能准时赶到,从不误场;而且越是基层,越是普通农民,只要找到他,更是有求必应。通江口乡党委书记苏汉奇至今还记得,有一年夏天,在前太平村,临讲课前天气突变,电闪雷鸣,雨如瓢泼,赶来听课的乡亲们以为,这堂课怕是让老天给搅了。却不料,疾风暴雨中,王教授挽着裤腿跑过来了。
高明的厨师也怕众口难调,讲课更是这样。可王绍斌的课却每讲必“火”。不分文化层次、不管专业领域、不论身份身价差异,只要一听,就会佩服得五体投地。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沈阳分院院长赵方印说:“听绍斌讲课,既让你坐得住,又让你坐不住。”坐得住,是听了这次,还想听下次;坐不住,是课没听完,就想赶紧回去干。1999年,四平市铁东区区长刘志萍到沈阳学习,听了王绍斌的课,立即给家里打电话,商定请王绍斌做技术顾问,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从此,棚菜产业成为铁东区的主要经济支柱。
把深奥的理论转换成老百姓的家常话,是王绍斌的一个绝活。产业结构优化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面对十八家子的乡亲们,从王绍斌嘴里出来的“优化理论”是这样的:“这就像打麻将,每人抓13张牌,要有条饼万,幺九不能断,这是规矩。看着底牌打,吃一张是输入,打一张是输出,输出输入,如此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和牌。”
农民见他格外亲
在农民心目中,王绍斌地位很高,对他甚至可以说是崇拜了。
农民说王绍斌“神”。粮果药杂、猪牛鸡鹅,王绍斌全通。在一个养牛专业户家里,主人问,奶牛拉稀咋回事?王绍斌从食槽里抓把草看一眼,说:“装窖的时候偷懒儿,踩得不实。”
农民说王绍斌“准”。王绍斌说的事,丁是丁,卯是卯,从不“忽悠”。只要是他看准了哪家真能干点事,他就实实在在地帮人家。从品种到技术,从春种到秋收,从生产到销售,跟踪服务,一帮到底,关键技术环节,他就手把手教,百教不厌,百问不烦。一次他和一个农民说哪天一起干什么,那个农民可能是好心,不想给他添麻烦,说:“不用,不用,我能整,你放心吧。”王绍斌说:“那好,整完了我去看看。”到了那天,王绍斌真的去看了,结果还是老样子,那人红着脸说:“本来是我自己的事,可你比我还上心!”
2000年冬天,沈阳市举办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法库县冯贝堡乡的卜忠义,听王绍斌讲农业结构调整,听完课就请王绍斌帮他搞大棚。大年初二,王绍斌顶风冒雪来到冯贝堡北甸子村,指导村里的乡亲们搞棚菜生产,一下子建起百余个大棚,当年每亩纯收入3000元,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卜忠义也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
农民见王绍斌“亲”。王绍斌把心掏给农民,农民也对他掏心窝子。富有村村民张丽萍种大棚甜瓜,王绍斌泥一把汗一把,没少费心思。棚里第一个瓜刚坐果,张丽萍就寻思着,这第一个瓜无论如何得让王绍斌尝尝。临近春节,眼见这瓜快熟了,张丽萍就念叨:“王县长怎么还不来?”说曹操,曹操就到。张丽萍赶紧去摘瓜,王绍斌一把按住。一旁的乡干部打圆场说:“隆冬腊月吃甜瓜,可是稀罕物,我都馋了。”王绍斌还是不让。过后,王绍斌对那个乡干部说:“她一个家庭妇女能把瓜侍弄得这么好,这不比给咱灌蜜还甜?”
三十多年如一日在教学、科研和农业生产第一线,他的精神支柱是什么?王绍斌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爱农民、爱农业、爱农村、爱生态学专业。改革开放给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我如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就对不起他们,也必然被他们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