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鱼丸”们在寒风中排队等待于丹的签名。
魅力之源
把孔子请到百姓生活中
2006年11月26日,于丹新书《于丹〈论语〉心得》在北京首日签售。一个60多岁的老人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终于来到了于丹面前。老人只说了一句话,于丹便激动了。
老人说:“感谢你!感谢你把孔子给我们找回来了!”
于丹赶紧认认真真签好名,双手捧着,把书递给老人。
老人的话,或许能说明“鱼丸”痴迷的原因。
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探求、对先贤圣哲修身之道的笃信,乃至对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热切期盼,是于丹热的强大动因。
“我们听过于丹老师的课。虽然也很好,但肯定达不到让人痴迷、为一个签名跟买春运车票似的去排队的程度。但她讲的是《论语》,讲的是夫子之道,那就不同了。”曾在课堂上听过于丹讲课的一位大学生如是说。
于丹自己也说:“他们不是冲着我来的,是冲着孔子来的,是冲着中国人心里的那点血脉源头来的。”
家住沈阳的迟女士今年51岁,从事金融业。她是个忠实的“鱼丸”,忠实到每次听讲必须拿出小本儿来记笔记的程度。她赞同“于丹找回孔子”的说法,但更强调:于丹把孔子请到了当下,请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于丹和易中天、阎崇年可不一样。这二位讲《三国》、讲清朝十二帝,当然好,但毕竟是历史知识,毕竟远些;于丹讲的是孔子,讲的是人生之道、与人交往之道,讲的是如何对待工作和生活!”
“比如,于丹分析孔子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她说‘知天命’就是别抱怨了,别怨天尤人,要调整好心态,横不攀,竖不比,该放弃就放弃,努力把工作干好,快乐生活——这对现代人太有启发了!”
迟女士每看节目,必发短信给在北京工作的女儿,让她也要看。“饭可以晚点吃,别的事先放放,一定一定,拿出一个小时看于丹!”
一位78岁的王老先生说得更明确:“于丹老师口中的《论语》,归根到底就是3个关系,即: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我觉得,不仅仅对个人有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意义!”
妙在方法
用“心灵鸡汤”炖《论语》
讲《论语》的多了,古有朱熹等大儒,现代有钱穆等大家,为什么到了于丹,才成为“现象”,广泛影响到各个阶层,受到大家的热捧?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有人分析,奥妙就在于这种“心灵鸡汤”式的炖法上。
“我觉得是因为她给我们的孔子,是一个和现代人心相通的邻家老头的形象,这种解读或许不够厚重,但不肤浅,它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灵感受和接受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陶家璇说,“让传统文化放下令人敬畏的身段回归生活,给人启发,温暖心灵,何乐不为呢?”
“典籍再好,再智慧,你让我看泛黄的线装书,我也只能说‘对不起’。”一家外企的职员小李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鱼丸”,“在节奏快、资讯发达的时代,我想轻松地倾听先贤的智慧,我可不想工作累得半死,回家还坐下来啃线装书。”他说。
退休干部徐相易的说法是:“于丹不用学术考究的方式,而是用‘心得式’的方式解读,能更好地还原《论语》作用于人心的初衷,能降低经典‘入世’的成本,这很好啊!尤其是对学术圈外的大众来说,这种讲法太好了。别小看一个个小故事,它就把《论语》讲活了。”
迟女士对于丹讲课风格的评价是:浅显而果断,不拖泥带水。“是啥就是啥,一点儿不啰嗦。你说浅吧,我们好懂;要是深奥了,恐怕大众就不容易接受了。”她有位19岁的侄子在广东佛山打工,平时不怎么爱读书,最近也捧起了《于丹〈论语〉心得》,理由有两条:一是能解决自己想不明白的一些事,对自己有用;二是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劲,还挺好看。
对待“挑错”
不能用朱熹标准看于丹
于丹迅速走红,引起的当然不仅是一片赞扬,各种批评也接踵而至。回应批评,为自己心目中的于老师辩解,成了“鱼丸”们常干的一件事。
批评者首先是对于丹宣讲方式的质疑。于丹论述中经常引用一些杂志、励志书籍中的小故事来阐明夫子之道,固然浅显通俗,但是不是太不严肃?有些故事是不是有失偏颇?
“在受众对象是普通大众的电视媒体上讲《论语》,从一开始就已经限定了讲述的深度和表达的方法,”一位研究大众传播的“鱼丸”如是说,“受众接受心理和传播方式就决定了,她必须用简单说复杂。”
于丹本人也说,在不同的平台上有不同的考量标准。如果在大学讲坛上这样讲,那是对专业学生的不负责任;但是,如果在电视上以大学讲堂上的严谨讲求考据,那也是对大众的不负责任。
另外一些批评,集中在“挑硬伤”上。比如,有批评者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小人”,你于丹怎么可以说成是“小孩子”呢?
“不能用要求朱熹的标准去要求于丹。”一位网友在帖子中回应道,“她不是专门研究《论语》的学者,她的功绩不在开拓,而在普及。在大众传媒上用浅显的方式传播《论语》,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这应该是主流。”
“于丹老师的书名就已经告诉我们,这只是她的个人心得,不是学术成果,既然是心得式的文本,就不能用教科书的要求去评价它,你可以不认同她的说法,也可以指出某些错误,但没有必要苛责。”百度贴吧一位忠实粉丝这样回应一篇“挑刺”的帖子。
不少基层人士从于丹的讲述里受益,“这几天休息时,不管认识不认识的,我都留心打听,有书店售货员、单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文化站里的棋友以及同学、同事等等,只要知道于丹这名字的,就都说好。”一位“草根”网友如是说。
“探索和普及都很重要,”一位北大硕士生在帖子中说,“在这一点上,于丹是无可取代的。”
链接:何谓“鱼丸”?
随着于丹在央视开讲《论语》,社会上形成了这么一个特殊人群。
他们,为了一个签名,在于丹签售时可以排几个钟头的队。一眼望去,队伍呈“之”字形曲折蔓延,像一枚硕大的曲别针。队列中,可以见到不少被寒风拂动的萧萧白发。这样的队伍使于丹从下午一点半一直签到晚上十点,手指头疼得握不住笔。
他们,在著名网站“百度”建立了“于丹吧”,发帖子讨论。你发我回,你谈个观点,我说点体会,目前发帖量已经超过7000多则;他们为了“捍卫”于丹,在“天涯”等著名网络社区跟挑错者争辩,吵得慷慨激昂;甚至因为于丹是北师大的教授,有人发帖说:来年一定要报考北师大!
他们中,有大学教授、白领、大学生,也有农民、打工仔、居委会大妈和社区保安。他们的年龄从70多岁到十几岁不等。
他们在网上各有代号,分别叫做“我最爱于丹”、“于丹知我心”、“丹为吾师足矣”……如同易中天的“粉丝”叫做“乙醚”,他们也有个共同名字——“鱼丸”。
“鱼丸”们为何如此喜爱于丹?他们是怎么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