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路”生死劫
达明·凯夫/文 陶蹊/编译
这次在海法大街的大规模“清剿”行动是从凌晨两点开始的。
海法大街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主干道。在战争爆发之前,这里是巴格达租金最贵的地段之一,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公寓中居住的要么是政府官员,要么是大学教授、医生、工程师等中产阶级人士。
今年1月6日和9日,驻伊美军和伊拉克军队曾在海法大街展开过两次打击行动,但那里的安全局势并没有得到改善,于是,他们决定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联合清剿行动。这一次,我“有幸”跟随第3“斯崔克”旅的一个战斗小组,全程采访这次极为危险的军事行动。
翻译打扮得
就像恐怖分子
在巴格达的暗夜中,“斯崔克”轮式装甲车颠簸着向海法大街驶去。坐在这车里的滋味并不好受,尽管这是美军最先进的装甲车辆,舒适度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次军事行动的模式与前两次相同:伊拉克军队打前阵,对海法大街两侧的房屋进行地毯式搜索;美军作为后援,必要时才投入战斗。据说,这么做是为了锻炼伊拉克军队的实战能力,使他们尽快拥有独立对付抵抗武装的能力,这样美军才能及早从伊拉克撤出。因此,尽管清剿行动一开始就遇到了武装人员的强劲抵抗,但美军并没有立即投入战斗。我所跟随的那个战斗小组甚至都没有走下装甲车,而是静坐在里面等待命令。
上午9点,这个战斗小组的“头儿”、39岁的一等士官马克·拜列特斯基终于接到了命令:对两座公寓楼进行详细搜查。
那是两栋黑色的普通3层楼房,和海法大街诸多高层公寓比起来,显得很寒酸。上头的命令说,本应该由伊拉克军队执行这项搜查任务,但那些“粗心的”伊拉克人竟然忽略了这两座小楼,直奔那些高层公寓去了,因此,拜列特斯基的小组要替他们干这个活儿。
拜列特斯基带领他的5名士兵——士官赫克托·莱哈、士官埃文·伍里斯、一等兵理查德·科尔曼、阿龙·巴纳姆和特里·威尔逊,首先走进了离他们最近的一座公寓楼,随行的还有一名被他们称为“桑塔纳”的伊拉克翻译。“桑塔纳”身着一件迷彩军装、戴着只露出两只眼睛的黑色头套,看上去就像一名恐怖分子。这样的穿着能够使他避免被抵抗武装认出来,他本人及家人就不会因此而遭到报复了。
年轻的士官
倒在冷枪下
这座公寓楼中共有6户人家,只有一家还有人,这家人围坐在一个取暖器周围,惊恐不安地看着闯进来的士兵们。男主人通过“桑塔纳”对拜列特斯基说,他们是什叶派穆斯林,在这里已经住了16年了。几天前,他们曾受到逊尼派武装人员的威胁,不得不搬到另外一个街区的亲戚家居住;但在亲戚家,他们很快受到了同样的威胁,索性又搬了回来……在拜列特斯基与男主人交谈的同时,战斗小组的其他士兵对房屋进行了仔细检查,没有发现违禁武器及其他可疑的物品。
战斗小组接着开始对隔壁的屋子进行检查。屋子中的家具陈设比较齐整,冰箱中还有比较新鲜的食物,看起来,主人刚离开没几天。拜列特斯基和他的手下分头对各个房间进行检查,我则呆在客厅中,和一条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的军犬在一起。
突然,厨房中传来了呼救声:“快来人呀,有人被射中了!”听到喊声,其他房间里的士兵纷纷跑到客厅中,屋子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拜列特斯基命令大家趴在地上别动。只见27岁的士官赫克托·莱哈倒在厨房的地板上呻吟,头部向外冒着鲜血。厨房朝北窗户的玻璃上,一个弹洞清晰可见。莱哈很可能是被反美武装的狙击手击中了!
拜列特斯基通过无线电报告了这一情况,同时命令兼任医护兵的一等兵阿龙·巴纳姆冲进厨房,除去莱哈身上的武器装备,检查他的伤势。看着巴纳姆手忙脚乱的样子,拜列特斯基冲他吼了一声:“别慌!”随后,拜列特斯基和士官埃文·伍里斯、一等兵理查德·科尔曼一同冲了进去,将莱哈从厨房拖到了客厅里。
莱哈的头部被子弹击中,伤势非常严重,巴纳姆立即用绷带对伤口进行了初步包扎。此时,医疗组赶到了,他们用担架将莱哈抬下楼,送到停在楼外的医护装甲车上进行紧急救治。
难道是
自己人的枪走了火?
“好了,现在大家放松一下吧。”虽然拜列特斯基这么说,但此时谁也放松不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紧张和震惊的神情,拜列特斯基本人的身体也在微微抖动。大家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必须取回莱哈留在厨房中的武器装备,但厨房此时可能仍处于反美武装狙击手的监控之下,进去取装备的人很可能遭遇与莱哈相同的命运。为了取回装备而冒险是否值得,拜列特斯基犹豫起来。
这时,再度对厨房进行了观察的巴纳姆提出了他的看法,令大家精神为之一振。巴纳姆说,莱哈可能不是被狙击手击中的。他仔细观察了留在厨房地板上的莱哈头盔上的弹孔,发现子弹是从楼下穿过窗户的玻璃射进厨房的。楼下有不少伊拉克军队的士兵来来往往,说不定是哪个士兵的枪走了火,而莱哈正好撞到他的枪口上了。巴纳姆说,他愿意冒险再次冲进厨房,把莱哈的武器装备取回来。
然而,拜列特斯基不愿再失去一名士兵,他不同意巴纳姆的想法,而是通过无线电请求上级派兵对厨房窗户正对着的一座楼房——他认为敌方狙击手藏身的地方——进行搜查。随后,拜列特斯基命令手下不要在客厅中随意走动,远离每个窗子,等待对对面那座楼的搜查结果。
时间似乎过得异常缓慢。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们没有得到上级的任何指示。耐不住寂寞的科尔曼在客厅的角落里找到了一把长柄扫帚,他紧贴着厨房的门口坐了下来,试图用扫帚将莱哈的武器装备拨过来,但由于扫帚的长度不够,他的努力无果而终。
这时,一名伊拉克士兵走了进来,他走到客厅的一扇窗子前,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贴墙而坐、神色凝重的美国人。“赶快离开窗子!”拜列特斯基冲他喊道,“桑塔纳”也开始用阿拉伯语冲他喊。这名士兵立即明白了他们在喊什么,脸上的好奇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飞也似地跑了出去。没过几分钟,又一名伊拉克士兵走进了客厅。拜列特斯基终于愤怒了:“妈的,难道这些伊拉克人不知道‘狙击手’是什么意思吗?”
爆炸声过后
任何生灵都不复存在
对对面那座楼房的搜查结果依然没有反馈过来。拜列特斯基不愿再等了,他同意让巴纳姆冲进厨房,取回莱哈的武器装备。巴纳姆把自己身上的装备卸下来,然后贴着厨房门口蹲下身,摆了个起跑的姿势。几分钟后,他飞快地冲到厨房北面的窗户下,坐下来,开始整理地上散落的装备。
他首先拆掉M-4卡宾枪的弹匣,分别把它们扔出了厨房,然后又把防弹背心等装备一一扔了出来。当他拿起莱哈的头盔时,窗外突然响起了枪声,大家的神经再度绷紧了,巴纳姆的脸色也一下子变得煞白。不过,并没有子弹射进厨房或客厅。
巴纳姆稍稍平静了一下,抓起头盔狂奔出厨房。他的举动完全称得上“英勇”,但客厅里并没有爆发出欢呼声,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那顶还在滴血的头盔上。拜列特斯基用一大团纸把莱哈的头盔包了起来,纸很快就被血浸透了。
此时已近中午12点。拜列特斯基带领他的手下小心翼翼地完成了对楼房其他房间的搜查,然后在楼前的台阶上坐了下来。上级的反馈终于来了,他们没有派战斗小组去搜查那座楼房,而是打算直接摧毁它。很快,一架战机低空掠过,朝那座楼房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随后,一枚迫击炮弹落在了楼房上。两次爆炸声过后,那座楼房成了一堆废墟,里面的任何生灵都不复存在。
这一天的军事行动直到下午4点才宣告结束。夜幕降临,当拜列特斯基和其他士兵再次坐上“斯崔克”装甲车返回基地时,他们的心情才轻松了一些。拜列特斯基甚至开始和伍里斯讨论,如果此时他们在加州的家中,晚餐最希望吃到什么东西。他们的答案竟然完全一致——红椒热狗和汉堡包。这时,传来了一个消息——莱哈死了,大家一下子都沉默了。
晚上,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报道称,美伊军队在当天的军事行动中,共打死30名反美武装人员,还逮捕了35名“疑似”反美武装人员。驻伊美军也发表声明称,帮助伊拉克安全部队恢复了对海法大街的控制。然而,双方都没有提到自己的伤亡情况。此时,除了拜列特斯基、伍里斯、科尔曼、巴纳姆、威尔逊和我,也许再也没有人意识到,一名叫赫克托·莱哈的美军士兵已经永远地离去了。
(责任编辑:李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