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岳颖)随着今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大面积解禁,隐藏在地下的化粪池、下水道等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昨日,记者从主城区粪便处理设施安全监管工作会上获悉,相关部门将通过普查,给主城所有化粪池找到“监护人”,还要办理“户口”,并于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化粪池监测预警系统。
接到报警15分钟内赶到
“系统通知:22:31,区政府正扬大厦,高危报警,报警值300.23,爆炸值500……”这是南岸区市政工作人员手机上的一条短信息,正是这条短信,将一场可能发生的爆炸阻止住了。
“接到短信后,我们15分钟内就赶到预警地点,用高压水车将危险气体稀释……”城管工作人员介绍,自南岸区下水道及化粪池气体安全监控预警系统试点运行以来,全区每天24小时对安放在下水道、化粪池的15个红外线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平均每分钟采集一次数据,目前已经不间断运行了7200多小时,其中发现异常及时预警63起。
据了解,该系统在全国尚属首创。
给每个化粪池找“监护人”
日前,渝北龙溪镇一小区的小孩随意燃放爆竹引发化粪池爆炸。昨日,市市政委、安监局等部门紧急召开主城区粪便处理设施安全监管工作会,要求立即对辖区内的化粪池进行普查、核实,为每一个化粪池找到“监护人”,并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
据统计,我市共有15000多座化粪设施,其中4000多座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最长的已有二十年没清掏过。
24小时重点守护危险源
市市政委主任郭汝齐昨日在会上表示,节日期间,将对这些高危点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和报警,并安排专人守护。
同时,专家提醒市民,节日期间,尽量不要将火锅渣滓、腐烂的水果等倾倒到下水道里,因为这些东西不但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而且极易生成沼气、甲烷等易燃易爆的危险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