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驱使”使网络世界充满陷阱
本报讯(记者许琦敏)一年被截获的新电脑病毒数量超过23万个、职业网上盗窃行业悄然浮现……近日,瑞星、江民等国内著名反病毒厂家纷纷公布2006年度网络安全报告,越来越明显的“利益驱使”使网络世界充满陷阱。
瑞星公司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2006年截获新病毒共有23.4万余个,而这个数字在2004年仅为2.6万个,2005年也还不足7.3万个。
变种快、更新快、存活能力强,使扑杀病毒难度也以几何级增加。2006年,老木马“灰鸽子”几乎每天都会有10多个不同的变种,迄今为止共出现了13379种变种。而险些成为年度毒王的威金病毒,最多一天竟出现了292个变种。
同时专家预测,智能手机和手持互联网终端设备将成为病毒的新“灾区”。调查显示,2006年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接近4000万,手机病毒则以450%的速度疯狂飙升。目前,智能手机已经具备了与电脑几乎同样的功能,红外、蓝牙等无线技术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捷径,手机存储卡的应用及容量的不断增大为病毒提供了生存空间,彩信、彩铃、E-mail等都可能成为病毒的载体。网上盗窃职业化集团化
瑞星、江民的网络安全报告中均指出,在新截获的病毒中90%以上带有明显的利益特征,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的病毒占到总病毒数量的71.47%,还出现了职业网上盗窃团伙。
据市信息委计算机病毒防范中心朱鸢飞介绍,这两年,病毒制造者已从单纯的“炫技”转向针对网上银行、游戏账户等“真金白银”目标。为达到目的,他们不仅采用网站挂木马、多种手段综合感染等方式,还直接攻击杀毒软件,或利用给老病毒穿“马甲”(加壳)等方式,以逃避杀毒软件的查杀,从而“批量生产”大量恶性病毒。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庞大的网络安全“黑色产业链”正暗中膨胀。目前,黑客培训、信息窃取、恶意广告、垃圾邮件、敲诈勒索、网络仿冒等方面均形成了庞大的黑色产业链,并体现出集团化、专门化、目标化的特征。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初步估计,网络安全黑色产业链产值已超过2.38亿元,造成的损失则超过76亿元。
朱鸢飞说,职业网上盗窃行业不仅使用更专业的病毒技术,而且这些网上职业“小偷”、“强盗”还开始利用社会心理学等辅助手段,诱骗网民透露自己的账号、密码,或攻陷其机器,使之成为“肉鸡”、“僵尸”。处于弱势的网络用户,只好依靠自己的谨言慎行、选用好的杀毒软件,来保持一定的安全感。
朱鸢飞说,目前,很多病毒传播、黑客行为已触及了法律的底线,但目前我国相关法律还相当薄弱,监管、整治力度也亟待加强,他希望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能加强合力,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确保网络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