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写给女儿的家信、我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卢天骄的信、老先施人记录在上海经历抗战场景的信、董德君老人珍藏了50年的异国情书……前天,中山民间书信暨文房四宝展在中山市博物馆开幕,29封从民间收集到的特别珍贵的书信首次公开亮相。
记者在现场发现一封解放初要寄往本报编辑部而最终未曾寄出的信,里面原来深藏着一份血浓于水的姐妹亲情、一份滚烫的爱国情怀。
“南方报社编辑部:请代我登报‘寻人启事’寻找妹妹……我已经第三次登报找她了,请代通知她见字后即寄信给她姐姐……”记者看到,信的落款人为“庄静”。紧挨在这张信笺旁边的是一张泛黄的家书,庄静在上面以极其惊喜的口吻写道,本来准备在南方日报刊登第三次寻人启事找妹妹的时候,竟然从同学口中得到了她的消息,因此就把准备寄往南方日报的信件、登报用的照片连同这封信一起寄给了妹妹,向她诉说失散期间的思念之情。
信中的妹妹是现年77岁的庄励婆婆,一位解放后从广州移居到中山的老革命。她告诉记者,收到姐姐庄静这封信的时候,她们已经失散了整整5年。她回忆道,当年广州遭日军攻陷,自己的家被炸没了,父母也先后因贫病交加而离去,剩下她和姐姐都逃难到了韶关。之后,出于家仇国恨,她们互相瞒着对方参加了革命工作。姐姐名义上是到翁源当老师,实际为地下党,而她辗转进入鄂赣湘边纵队,南征北战。为了不暴露身份,庄励在进部队前就骗姐姐说自己到了一个遥远得不通邮政的地方,叫姐姐不要再联络自己,两姐妹从此便绝了音讯。
庄励婆婆笑着说,直至1949年,自己在跟随大队人马进惠州欢庆解放的途中,遇到了姐姐的同学佩霞,才知道姐姐原来也是革命党。“姐妹失散都是我一手造成的。”庄励婆婆说,幸亏佩霞早已经在南方日报上看到姐姐找她的寻人启事,并将姐姐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她,不然她就会因为自己当年的“天真”而再也见不到这个亲人了。(记者/陈雪芬 通讯员/吴丹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