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从1957年创刊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应该说是中国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之一,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旗下的重要刊物,在臧克家、李季、严辰、张志民、杨子敏、高洪波历届主编的主持下,《诗刊》一直把展示中国诗刊全貌,团结中国当代诗人为己任。
中国诗坛丰富多彩
中国诗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比较单一的流派和风格,变得丰富多彩,这对广大作者是开放了创作的天地,对广大读者是增加了多种多样的新作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的刊物进行量化的科学的评比,近五年,《诗刊》先后获“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国家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也就是说在全国8000多种期刊中处于前100名,在全国数百种文学期刊中处于前10名,在诗歌期刊中处于领军位置。
作者创作风格和流派多了,作品差别也大了,每一种样式甚至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读者群”,各个读者群之间的审美趣味大相径庭,这种态势,使诗坛从金字塔式变成平面花园式。因此,扩大版面,让更多样式的诗作得到发表,是与时俱进的要求。2002年《诗刊》在作家协会领导的关心下改版以后,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扩大了诗刊的容量,从每月64面变成160面。最大的受益者是青年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包括旧体诗的爱好者。下半月刊主要面对青年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诗刊》与青年诗界的关系,使《诗刊》把更多精力放在扶植青年诗人方面,同时也继续关注名家名作。
关注青年诗人的创作
关注青年诗人的创作,推介新人新作,这是《诗刊》的传统,也是《诗刊》为中国诗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诗刊》多年的经营形成了自己开门办刊的特点,也就是说,除了编稿子,《诗刊》还要开展各种活动,使作者、读者和编者共同形成良好的生态。应该说《诗刊》是诗人与诗歌爱好者之间的桥梁和联系的平台,而我们的这些活动,也是给这种联系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重要的平台。
如:“青春诗会”每年一届,参加者有十多名当年优秀的青年诗人,带着作品,讨论、修改最后出一本专刊发表。这实际成了每年度的新诗人推介会,把有前途有潜力的青年诗人推介给读者。自1980年至今,“青春诗会”成了青年诗坛重要的品牌。现在活跃在诗坛的中青年诗人,有200多位曾参加过“青春诗会”。
“华文青年诗歌奖”目前已进行了四届的评定,这是进入21世纪后,《诗刊》加大对青年诗人的扶植引导的举措。每届评定3名获奖者,都是从当年创作活跃的青年诗人中产生。
“春天送你一首诗”就是贴近广大诗歌爱好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得到众多城市支持的公益性活动。从2001年开始的这项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珠海、深圳、宁波等近百个城市展开,有近百万人参加。
诗歌的发展与时俱进
诗歌的发展有起有伏,如同黄河九曲十八弯。上世纪80年代,一种开放的前景展现在中国人的眼前,国运人心,如火山喷射,也如巨流出山峡,展示了辉煌的景观。当然,除了国运人心,还有诸多因素让诗歌成为“风光无限”的原因,如当时刚提思想解放,许多新观念成为诗歌的内容,比方说反腐败、环保、科学是生产力、平反冤案……等都成为诗歌的热点。随着时代发展,诗歌曾担负的新闻、政策、民情表达等附带作用,都在正常渠道得到宣泻。诗歌成为诗歌爱好者的对象而不再是“大众舆情”的聚焦点,或者说,诗歌回到了文学本身。近20年,中国诗歌在创作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诗歌理论与新的表现方式的探索,造成了创作与阅读的某些隔阂,一些诗人在关注诗歌本身创新的时候,也会忽视读者的感受与接受。这些问题,是需要总结和提高的。
网络诗歌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在纸质媒体上发表的诗歌是有冲击的。正如最早的诗歌是口口相传,我们说它是民歌,因此,朗朗上口,有音乐性,通俗易懂,是口头诗歌也叫民歌的特点。出现了文字,在纸上写作的诗歌,讲究文字语言的美,除了口头表达的音乐性更加注重文字带来的新的艺术质素。作为纸介媒体的中国诗歌,应该说在美学意义上发展得比较完整。网络是新的载体,当然会对诗歌产生影响,更自由,更杂芜,更难有共同的标准,也会将网络时代的新元素、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困惑带进诗歌。
诗歌是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诗歌界应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而思索、探索;与时俱进,诗歌应该是向善、向美、向上的;与时俱进,诗人、诗歌、《诗刊》,应为和谐社会增添更多的诗意。
(作者系《诗刊》杂志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