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一个早晨在西单某书店见到了洪晃,人到中年、有些发福,散披着一头略略弯曲的长发,架一副太阳镜。时尚,也很新新人类——她目前是国内知名时尚杂志《青春一族》、《ILook》、《乐》的创办人。
这是到目前她干的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8年了。
话题貌似“离经叛道”,背后却深藏着洪晃对当下主流文化的沉思。她观察到,全世界英文媒体主要版面上平均每天有124条关于中国的报道,“但80%是负面的,挺吓人的。我们现在干事目的性都太强。”洪晃边说边点燃香烟,慢慢吸着,嘴里蹦出的字儿却贼快。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在没有目的的情况下瞎碰。碰出来的事儿才好玩儿,什么都得有一点即兴,不要老在策划。生活就该轻松点儿,别那么抓耳挠腮的。”不久前,洪晃就碰到一特好玩儿的人——一个漫画博士。“我差点儿没笑喷。怎么还会有这个学位,‘漫画博士’!”但最后她却和这位“漫画博士”合作,出了本漫画配文字的《无目的美好生活》,其中提到了前夫陈凯歌和“馒头”。有人认为她有影射别人的嫌疑,但洪晃坚决否认:“我只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做出评论,不评论人。评论人,是下贱,不道德。”
“我觉得,现在我们过高估计了成功、精英、钱等这些在中国主流里面特别认可的东西的价值——动不动就去PK,PK就能成功,成功就能赚钱,赚钱就能买车……”洪晃觉得目的性太强的根子,在于价值观。她说,“我一直相信任何一个主流文化盛行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个‘反文化’与这个主流文化逆行。我就对这种逆行的、冒尖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洪晃对叛逆的“80后”满是宽容和期待。
日前,在某电视节目现场,洪晃见到了“小得一塌糊涂,染着一头黄发,一副萎靡不振样子”的郭敬明。媒体当着郭的面问洪晃,“王朔说郭敬明是小偷,你觉得呢?“洪晃把手一摊,“郭敬明就坐在我旁边,你说我怎么说?”提及此事,洪晃没继续往下说,一脸的同情,“他们有点像《麦田守望者》里那一代的美国人,生活比他们父母那一代富裕,但似乎又老找不到刺激。”
但有时洪晃也觉得自己特不了解社会。她自己开博客,也知道博客里会有人叫骂,“但是那种歇斯底里的骂让我震惊,我还真不知道,社会上有这么多人对现状不满。”
幸好,洪晃是那种把生活看得很随意,也很喜欢玩儿的人。这不,这阵子她正掺和着“红楼梦中人”的海选,颠上颠下,当嘉宾、做评委——正是此类选秀节目饱受诟病的风头上。但洪晃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她把“面子”看得很轻,“中国其实从传统文化到现在的流行文化都提倡人的两面性,在底下怎么都行,但在公众面前一定要说一套公众认可的东西。这是文化里根深蒂固的、让人活得特别累的地方。我这个人比较简单,装不了样子。”
末了,洪晃开玩笑:“我是个极不成功的人,46岁了还不能享受以前的成果。”——她曾期望能在45岁时“名成身退”,现在看来只能“食言”了。不知道“天马行空”的她还会怎么“玩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