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2日电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报道称,来自国家发改委气候办的消息显示,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开专门会议研究的国家方案,目前基本已制定完毕。科技部也在日前表示,即将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报道援引有关专家的话表示,中国要加快出台国家气候战略,这与中国以及世界日趋恶化的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有关。2006年以来,中国各地高温导致干旱等灾害损失加大,同时单位能耗下降与预期仍有差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月2日上午在巴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得出了这个结论。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联合组成的一个政府间的专业机构,重点是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影响和适应减缓的方面进行对策评估,这是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最新成果。
2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气象局局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介绍中国的气象状况和该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最新进展等情况。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本世纪末,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9~4.6摄氏度,将带来高温、热浪、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而这一趋势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消融,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约7米。
秦大河说,1850年以来的仪器观测结果在全球平均气温、大范围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方面支持了这一观点。
气候变暖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则给农业生产带来更深层的影响。气候专家表示,在遭遇厄尔尼诺时,中国往往出现南涝北旱,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1998年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年”。
不久前,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很可能在未来50~80年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3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虽然会增加7~10%,但并不能改变干旱化的趋势,特别是北方干旱化的趋势。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业需水量加大,供水的地区差异也会加大,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秦大河表示,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当中有一条指标,要求各地的能源消费强度要比“十五”期末下降20%,平均每年4%,这是一个雄心勃勃而又非常艰巨的目标,温总理非常严肃地要求各省要落实这个20%的指标,体现了政府对这方面的迫切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