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石于一九五三年生于洪泽湖畔,早年学艺于扬州,不仅聪明,而且刻苦。他长于写意花鸟,尤擅墨竹。书法研临石鼓文、二王诸碑贴,游于篆隶行草之间。印宗秦汉,方寸之间天地宽。丰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促成尹石于画竹领域脱颖而出,头角崭露。
尹石画竹,特色有三:
其一,品位高雅,内涵丰富。竹作为人格精神的某种象征,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内蕴,尹石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尹石寓居于南京虎踞关上,常漫步于清凉山竹林间,视竹为友,对竹的形色、情状、聚散、老稚等作细致的观察,对竹在春夏秋冬和风晴雨雪中的不同状态作深入探求,自然胸有成竹,呼之即出。他又常去其他竹山竹海竹乡漫游写生,神与物游,方能万汇于心,有感而发,振笔挥写,无论枝繁叶茂疏影横斜,均可达意抒情,吞吐高雅气息,令人生正气而远烦躁,近君子而远小人。
其二,书法入画,笔墨逸畅。写意墨笔尤其讲究以书法笔意入画,方能显出东方艺术审美特质。元人赵孟頫云:“写竹还须八法通”。尹石于此颇有领悟,故其写竹竿用石鼓文之笔法,遒劲圆健;写竹枝用草书法,运笔疾速而有力度;写竹叶用行楷兼隶法出之,灵活多变,浓淡交错,层次分明。加之讲究布局的虚实、疏密、穿插、正侧等的变化统一,使画面多有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的美感,同时也具备耐人品读的艺术性。
其三,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尹石曾受教于著名诗人、散文家忆明珠,对诗画互补之道自然有悟。观其作品,“每临寒秋知高节”、“一片冰心在玉壶”、“寒凝大地发春华”,前人诗句似乎信手拈来,其实苦心搜寻,借以歌咏竹之人格魅力;“独上高楼清入骨”、“不可一日无此君”、“一枝一叶总关情”则倾吐出画家本人对画竹情有独钟的内心世界;许多画,笔落诗成。如题竹“若剪东坡千寻竹,不食陶潜五斗米,细数家珍少长物,唯有此君是知己”,“新雨昨夜湿江南,梦里几回到吴山,行云流水杳无尽,应是空濛绿如蓝”等诗与画相得益彰。深化了作品的精神涵量。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