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监管体系“过于宽松”,层层关卡对某类国际名牌来说形同虚设
浙江省工商局一把火烧掉300多双进口品牌男鞋,上海市工商局在一大批国际顶级品牌服装中发现甲醛超标等质量问题,最近,广州市工商部门又查出不少国外品牌服装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
仿佛一夜之间,国际品牌在中国的信誉度迅速下降。
值得市场监管者和消费者反思的是,是谁宠坏了这些国际名牌?从什么时候开始,滥竽充数的产品可以顶着“进口”“名牌”的光环在中国畅销无阻?
国际名牌失去“神圣”光环
浙江省工商局去年年底对这个省进口鞋类商品进行抽样检测的结果显示:被抽样的46个批次进口皮鞋、旅游鞋中,批次合格率仅为23.91%。这些皮鞋包括路易威登、瓦伦蒂诺、D&G等十多个世界顶级品牌,其中300多双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皮鞋被销毁。
上海市工商局今年1月份抽检发现的25种不合格服装中,标注为进口服装的有24种,其中巴宝莉BURBERRY、阿玛尼ARMANI、香奈儿CHANEL、迪奥DIOR、都彭、杰尼亚等国际顶级品牌赫然在列。这些服装单件售价最低千元人民币,最高的达到6万元,但是不同程度地存在脱色掉色、PH值超标和面料成分与标志不符等问题。
广州市工商局最近在艾格、马克华菲等15个批次的女装品牌中查出可分解芳香胺严重超标,而这种物质直接与人体接触有可能致癌。
事实上,2006年一年中,仅浙江省就有东芝等5种品牌笔记本电脑不合格、索尼数码相机质量问题、雀巢奶粉碘超标以及欧盟劣质鞋等事件曝光。一系列质量案件显示,进口、高价和名牌已经不再是优质产品的代名词。
谁为洋品牌一路“开绿灯”
进口产品从进入国门到摆上商场货架,要经过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质检和商场4道关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许多日用商品来说,这层层关卡许多时候形同虚设。
资深外贸从业人员认为,这4道检查监管程序中,海关的检查重点在于货品是否涉嫌走私或侵犯知识产权,对于商品本身质量问题,第一道实质性的关卡其实是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恰恰没有把皮鞋、服装这类产品列入法定检验目录,因此对于这些产品来说,中国的国门是完全敞开的。
虽然皮鞋、服装并没有列入法定检验范围,但是按规定质量监督部门要对进口商品进行抽检。在许多商场自身的管理规定中,也要求商品质量管理员在新品上柜前逐一检查。但是一家英国著名休闲鞋品牌的经销商告诉记者,质检部门抽检每年一到两次,挂一漏万;而商场自检也以目测为主。总体来说,中国的市场监管“过于宽松”。
此外,专家指出,与欧美国家设计严密并不断更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相比,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不仅滞后,而且在许多领域都是空白,这也是监管漏洞所在。
浙江大学经贸学院教授黄先海说,一些跨国公司在采取多国市场战略的时候,往往会根据产品销售地的市场监管特点和消费特点来制订生产和销售战略,如果东道国的市场监管不严,标准宽松,消费者也不是很懂行、很挑剔,就有可能出现一些跨国公司专门针对这些目标市场生产和销售具有“国别差异”的产品,甚至敢于销售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黄先海认为,我国市场监管体系为洋品牌大开“绿灯”,恰好为一些自律性不强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
图:新年伊始,北京市工商人员在商场检查名牌服装。
洋品牌何时告别“超国民待遇”
统计表明,中国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仅2005年就消费了全世界奢侈品的12%。一直以来,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进口”、“名牌”都是质量的绝对保证。
专家指出,由于洋品牌尤其是一些名牌,往往有强大的广告宣传作为支撑,并辅以许多文化、格调内涵,国内国外名人纷纷成为它们的代言人,消费者像“追星”一样对其盲目崇拜,尚可以理解。但是,目前,国内许多政府监管部门也迷信洋品牌,以仰视的态度,处处给予洋品牌“超国民待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市场消费和管理的双重扭曲。
“洋品牌今天的傲慢,在一定程度上是‘宠’出来的。”主张对洋品牌进行重点监管的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洋品牌屡屡出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国内消费者过去对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态度应该转变。
洋品牌质量问题频频曝光以后,各地工商部门开始不断告诫消费者,应适度、理性消费,勿以高价、名牌以及是否标称“进口”作为衡量商品质量的唯一标准。
郑宇民认为,无论是跨国“洋品牌”,还是国内“土品牌”,一个良好有序的外部监管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国际标准日趋一体化的前提下,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家要承担遵守一体化标准的责任,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者也要注意运用国际一体化标准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监管部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体系,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洋品牌并履行监管责任至关重要。
新华社记者 章苒 柴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