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面对液晶等平板显示的发展潮流,曾经开发出中国第一只黑白显像管和彩色显像管的华东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果断超前实施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从传统CRT显示领域向平板显示领域的战略转型,并在平板显示产业链上崭露头角,以全新的产业面貌步入新一轮发展上升期。
从传统显示到平板显示,华电背负压力走过不平凡之路
“发展,来自产品结构的升级。”华东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赵竟成如是说。华睿川公司是去年华电发展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全年累计销售收入达7000万元,累计利润达1000万元,比目标利润增长了50%左右。据介绍,2001年,华电与外商投资设立了华睿川,做平板显示触摸屏,成为该领域江苏第一个“吃螃蟹”者。对于长期从事传统CRT显示的华电来说,这一步的迈出相当艰难。2004年出产品,一年的销售才5万元。外商心灰意冷,甩手走人。面对各方的压力,华电人勒紧裤腰带,挤出资金“抽血支持”,在技术、产品、市场等领域攻坚克难。2年多的努力,华睿川终于打开局面。从电子词典触摸屏到手机触摸屏,产品不断丰富、不断升级。汉王科技以及海尔、TCL、波导、东信、联想等知名品牌手机都用上了华睿川的触摸屏。从传统显示到平板显示,华电背负压力走过了一条不凡之路。在平板显示这条产业链上,华电合资的华日、新华日公司也在去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不转型,华电就生存不下去。但这一步如果走不好,作为一家有着70年历史的大型骨干企业,对历史、对中国的电子工业都无法交代。”赵竟成说。
从合资、联营、上市到结构调整,老企业以年轻的领跑者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成功源自华电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创新求变思维,也正是这样的创新求变思维使华电走出了一条特有的、发人深思的“华电轨迹”——改革开放初期,华电敞开大门,探索中外合资、中中联营,借助外力、外资大力调整、优化、丰富产品结构,转变体制、机制,赢得了发展机遇;上个世纪末的上市热潮,使华电迈出了发展的新步伐。1993年股份制改制,1997年成功上市,挺立资本市场潮头,为企业的再投资、再发展带来了很大益处;2003年以来,华电步入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华睿川的艰难起步和发展,只是其中的个案。在这个阶段,华电开始奋力爬坡,产业链被拉长,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华电这个老企业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并以年轻的领跑者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2006年末,在“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颁奖大会上,华东电子集团公司因参与照明行业的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获得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旗下华联兴公司自主研发了小型晶片滚边法,打破了日本企业对高性能晶体的技术垄断;光电科技公司自主开发的光电倍增管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跃身CEC发展大平台,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产业升级
赵竟成介绍,2006年12月25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重组华东电子集团公司的方案提交CEC董事会讨论通过。华电迎来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今年,华电与CEC的重组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重组完毕后,华电将成为CEC的全资公司。华电已确立新的发展目标:结合CEC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华电在基础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电子元器件的标杆企业。实现光源、显示器件核心产业的大发展,完成产业布局,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将是华电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照明产业曾在华电的发展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电工”牌荧光灯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今年华电将改变照明产业分散经营、资源难以高效利用的局面,重组照明产业,年内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平板显示是华电新一轮发展的优势产业,也是华电产业转型的立足点。2006年华睿川等企业的厚积薄发,为华电带来了发展后劲。今年,华电将迎来华睿川等一批项目扩产改造的高潮。赵竟成说,经过近几年的艰苦调整,华电实现产业转型的胜利曙光已初步显现,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集团迈进。通讯员 李亚鸣 南京日报记者 施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