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南辰)日前在北京石景山区一家新开业的外资加油站出现了车主排队加油的火爆场面,因为这家加油站在一定的时限内将油价下调0.5元(见昨日本报A3版)。乍一看,每升只降0.5元微不足道,可有的车主细算账,加50升油,“算下来能省25元,够平时两天的油钱”。
抛开这家加油站开业吸引消费者的意图不说,油价限时降0.5元引起车主排队加“便宜油”还是能够说明很多问题。据报道,排队加“便宜油”的多是私家车。
再往下思考,为什么私家车和出租车对“便宜油”更感兴趣,不惜花时间排队购油,而排队加“便宜油”的公车很少呢?很明显,公车对油价的“麻木”,无疑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公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从长远看,私人汽车在我国汽车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还将不断升高,这意味着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久前,国内油价下调引发百姓对下调幅度小、动作慢的质疑,这说明在以后油价上下浮动中,百姓需要得到更公开的解释和说明。
私家车排队加“便宜油”,也可以帮助我们前瞻将要“择机出台”的燃油税。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来说,取消平均主义的养路费,实施燃油税,无疑将促使更多私家车主精打细算,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出行方式。在公交优先战略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