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回应:这是一种创新,但相声界应该慎重对待
这几年,笑星冯巩在春节晚会上的作品的归类越来越有点让人看不明白,明明是小品却偏偏说成是相声。在第四次彩排的现场,当冯巩的情景相声《咱村的事儿》表演完毕之后,记者身边的观众不禁提出了质疑,他们表演的究竟是小品还是相声。
今年语言类节目总体上还说得过去,火爆的场面也不少。李金斗等人的相声《免费电话》,黄宏、牛莉、雷恪生的小品《老谭》,郭冬临和邵峰表演的小品《回家》等节目现场“笑果”不错。笑星冯巩和李志强一上场,观众就觉得纳闷,半个大西瓜,一篮子瓜果梨桃,一坛子端起来就可以喝的水,道具齐全,这摆明了是要表演小品。可是,主持人却说这个节目是情景相声。没有“贯口”,没有“柳活”,上来就是扮演角色。一个村长、一个八路军战士,这样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对于这些年一直演影视剧的冯巩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只是让几位观众纳闷的是:这种表演方式不就是小品吗?和“说学逗唱”见长的相声有啥关系?而以往两年也曾有媒体对于冯巩的小品化的相声有过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对于2006年冯巩、朱军、牛莉表演的《跟着媳妇当保姆》,以及朱军、冯巩表演的《笑谈人生》进入“戏曲曲艺杂技魔术类”评奖并获一等奖,让人感觉“名不正言不顺”。
记者随后拨通了几位相声演员和小品演员的电话,虽然他们对此也有不同看法,但是因为是圈里人不方便发表见解。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演员坚持认为,相声和小品还是应当有所区别。他说,相声的看家本领还应当是“说学逗唱”为主,而小品则是更多地强调戏剧性表演,相声中加入过多的形体表演会削弱了相声的语言功能。
随后,记者采访了曲艺评论家、中国曲协理事常祥霖。对此,常先生表示,春晚已经是中国的民俗舞台,它不是艺术拼比的舞台,不能用纯艺术的眼光来看春晚的相声。“就比如中秋的月饼,你可以用各色的馅,也可以有各种包装。”他认为,春晚就是要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节目可以风格多样,用过于苛刻的艺术标准来要求春晚的相声,是不够宽容的态度。但他同时指出,如果不是春晚,而是专业的相声大赛,比如中国曲协的牡丹奖,那就需要一套专业的艺术规范,它是严肃的。“如果不符合艺术本体要求的相声入围或者获奖,那我就要问评委:你们的艺术标准到底在哪里?”
常祥霖说,冯巩这种表演性的相声出现在春晚舞台上,是一种创新的表现,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但同时,如果冯巩的这种风格引导了一个潮流,那相声界就应该慎重地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