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不清楚支委成员在党内担任什么职务。这是海南省军区某海防团二营教导员彭祖金上任后遇到的一件尴尬事。
前不久,该营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开会前,新上任的营党委书记彭祖金想了解支部建设情况,向与会党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连队的支委成员有哪些?分别担任什么职务?”被抽点到的几名党员站起来后,对前一个问题都能答出,对后一个问题却很少有人能讲清楚。
彭祖金感到意外:看似简单平常的问题,咋就难住了这么多的党员?会后,营党委书记彭祖金、副书记朱容带头深入各连队寻根究底,找到了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
某连召开支委会,支部书记、指导员首先发言:“我昨天让司务长买一些书,目的是想让战士多学点东西,感觉大家都会同意,就一人先作了主。”其他支委沉默无语,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某连党支部书记担心宣传委员在党员的学习教育上抓不出效果,自己长期“挂帅”,导致宣传委员无事可干。
某连在野外驻训时,群工委员需要检查官兵遵守纪律情况,而连队党支部书记却随意派了一名排长负责此项工作。
这些在各连队看似平常的事,让营党委感到:一些党支部书记指导工作随意性大,一些连队正、副书记对支部大小事情都“拍板定调”、“事必躬亲”,不仅累了自己,而且也挫伤了其他支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支委们的能力素质得不到提高,淡化了支委在党员心中的位置。归根结底,根子还是在党支部正、副书记落实条例规章的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主观随意性大。
班子行不行,先看前两名。为此,该营党委从强化党支部书记自身素质开始,让他们认真对照《党章》、《政治工作条例》、《军队支部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认清自己职责,掌握抓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成为抓党建的明白人。
同时,他们组织全体干部和党员,在学懂弄通法规制度精神的基础上,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营党委紧密结合实际,在曾被评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机枪连召开现场会,请优秀党务工作者示范引路、设立“网上课堂”,通过理论辅导、以会代训、现场演示等手段,帮助连队党支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增强“一班人”的责任意识和按规章制度开展党建工作的本领。
点评
滕晓东
善于发挥党支部的集体作用
《政治工作条例》确定:“支部委员会的人数一般为五至七人,最多九人,通常设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青年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保卫委员、群众工作委员”。党员说不出支部委员党内职务的现象,并非个别。究其原因,除了党内职务不像行政职务被大家熟知、各委员自身开展活动不经常的原因外,的确与一些支部书记“事必躬亲”、工作随意性大相关。在党内工作中,如果支部正、副书记经常自己“当家作主”,不给支部委员履职尽责的机会和舞台,势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降低了他们履行党内职务的职责感。作为支部书记,在“与支部委员和干部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情况,研究工作”的同时,应善于发挥党支部的集体作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让支部委员按条例分工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连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