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信息产业部在其网站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其中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
现状调查
新建小区多为高价垄断服务
最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热,新建小区和新开发楼盘的交付也达到了高峰。但是,随着业主乔迁新居的喜悦,由于新建小区内通信管线、接入端口的惟一性,在选择使用固定电话、互联网络等电信业务时便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单一运营商的电信业务,也给业主造成了不便,甚至在无形中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在位于北京西南三环的某大型社区,新入住的小李夫妇正在仔细核对某固话运营商的收费清单和资费标准说明。小李抱怨说,他们在入住之初打算报装某公司通过有线电视端口接入的宽带服务,“有线宽带包年有优惠,平均每月八十几块钱,而且用的人少还比较稳定,我们本来早打算好了。可谁知到物业一问,这个小区根本没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网改造,也就是说只能看电视不能安宽带,而且也根本没有改造的计划。于是我们又打算找一个小公司的宽带业务,他们的资费也十分有吸引力,但是物业又告诉我们在这个小区只能报装小区指定公司的电话和宽带,因为铺设的管线都是那家公司的,我们根本没有选择。”
在一些新建小区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通信服务的被动接受已经使消费者越来越反感。一些业主表示,集中了大部分客户资源的运营商的资费标准往往比较昂贵,也没有太多的优惠措施。而当用户集中在同一时间使用宽带等业务时,也容易出现网速不稳定等情况,使用效果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相反,一些小公司往往在服务和产品上做足文章,用众多优惠吸引消费者,然而由于小区往往不提供这些中小公司的业务接入,消费者也只能是无奈地使用自己并不满意的产品。而这种现象集中出现在最近几年新建的商品房社区之中,一位刚刚从老小区搬进新居的业主就向记者抱怨道:“我原来住的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要安个宽带还有三四家公司可以选择呢,现在我就只能申请小区指定的宽带。这就是当时所谓‘信息化、科技化’的住宅所提供的宽带服务!”
业内爆料
“最后一公里”铺满灰色利益
为什么新建小区的信息化服务还不如基础薄弱的老旧小区?这实际上牵扯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由于目前新建小区多为商品化开发,开发商便关注可以营利的每一个角落。住宅小区和商业楼内这“最后一公里”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的铺装建设隐隐中散发着金钱和利益的味道。
业内人士爆料,目前一些地区的房地产业正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行规:收取通信管道建设入场费。开发商以交纳“小区入场费”为前提,与部分运营商签署排他性协议,而随后地产商逐步做大,入场费逐年增高。有业内人士透露电信运营商一般都会在谈判中额外向运营商承诺一些好处,比如负担建设成本等。于是,水涨船高的附加费用成为了中小通信服务企业不能承受之重,消费者也就无法享受到更加低廉的通信服务。而在某些业务上的主力运营商不论对于“入场费”是否心甘情愿,但是最终将收获大批用户。于是在一场有利于开发商和强势运营商的勾心斗角之中,消费者的选择权便被提前剥夺了。
条令解读
新规从源头切断垄断
通知规定,“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满足广大电信用户使用通信设施的需要,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应同步建设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和楼内通信暗管、暗线,建设并预留用于安装通信线路配线设备的集中配线交接间,所需投资一并纳入相应住宅小区或商住楼的建设项目概算,并作为项目配套设施统一移交。”“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应纳入设计文件,设计审查部门在审批设计时,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时,应依法定职责严格把关。建设项目竣工后、接入公用电信网前,各省通信管理部门要严把接入关。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3个月内向城乡建设档案管理部门报送有关竣工资料。”实际上正是以行政规则的形式要求运营商对小区内通信设施的成本予以承担,收取“入场费”要求运营商承担建设成本将成为违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