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调研的靳代表体会到了居民下车回家要经过垃圾场的无奈 贾婷/摄
“你能想象在朝阳门的高楼大厦后面,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片脏乱差的平房区吗?”北京市人大代表靳光瑾代表已经关注朝阳门街道大方家地区环境问题多年,与本报“民意直通车”的众多线索不谋而合。日前,她再次来到大方家地区现场调研。
民意实录
赵先生:靳代表,我是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大方家胡同的老居民了。大方家社区现有居民2464户。
几年来,胡同改造、一户一表改造都没有参加,本来我们老旧平房的居住环境就比较差,现在更加恶化了。我们居民都盼着这里尽快进行彻底的环境整治。
现场调研
低矮的平房、年久失修的院落、狭窄的过道、白花花的垃圾山……这就是靳代表日前来到大方家胡同时看到的场面。其实这样的画面对靳代表来说并不新鲜,为了彻底解决大方家胡同的居住环境问题,她至少已经来了三四次。“公共厕所是我们这里最好的建筑。”虽然只是居民的戏言,但每每听到这种说法,靳代表都心急如焚。
在禄米仓后巷3号院,靳代表蹲下身搬开一块砖,地下的自来水管线年久失修,自来水一天24小时哗哗流淌,“这个院子里10户居民,每天就这样跑水12吨啊!”靳代表心疼地说。在另一处跑水处,靳代表不顾水凉把水管子夹在两个砖头中间,暂时卡住水流。
一方面是自来水白白流失,另一方面却是住户用不上水。刚从3号院出来,居民刘蕴英就拉住靳代表诉苦,“我们这里水压低,经常是有的院子一用水其他院子就没水。水一滴一滴地接,真比油还金贵啊!”查看了水电问题后,靳代表又到胡同对面的一处空地,这片区域已被垃圾所覆盖,从垃圾场经过,是附近居民们乘坐二环上的公交车下车后回家的最近路线。一条土路在垃圾山上被“开辟”出来,路上行人无不掩鼻。
靳代表随后又来到在大方家社区住了二十多年的居民李淑清家,看到她家院子里的场景,连对这里很熟悉的靳代表都感到吃惊。李淑清家地势低,每到下雨必然倒灌,院子里却没有下水道。实在没有办法的李淑清只好花370元买了个水泵,把排水管搭在房顶上,下雨时就用水泵把水抽到邻近的公共厕所里。
代表建议
靳光瑾代表建议,应尽快启动大方家地区危改拆迁工程。即使一时难以启动,也应该尽快开始对该地区进行彻底的环境整治。首先,对居民家进行一户一表改造。其次,彻底排查修理年久失修的水电管线。第三,进行胡同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第四,清理垃圾山,改造成绿地。“大方家地区位于二环内,朝阳门繁华地区的地带,在高楼大厦背后,不应该有这么一片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