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5个省区市纪委书记进行调整中纪委上午通报2006年反腐工作指出—— 省部级高官去年7人“落马”
中纪委指出97260名党员被处以党纪处分关于赖昌星的遣返中国已经承诺不会判处他死刑
编者按
今天上午,中纪委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在2006年共有7名省部级高官被查处。同时还透露,关于赖昌星的遣返,中国已经承诺不会判处他死刑。
本报今天同时推出“法晚年度反腐报告(2007年版)”,通过搜集资料发现,2006年全国15个省区市进行了纪委书记调整,这是2006年反腐的一大亮点。
本报今明两天还将陆续推出“外逃贪官报道”和“中国反腐轨迹分析”。
本报讯 (记者郭紫纯童光来) 2006年,7名省部级干部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今天上午,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秘书长干以胜和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06年中国反腐倡廉工作。
7名省部级干部
涉嫌犯罪被处理
据干以胜介绍,2006年,一批省部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其中有7名省部级干部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他说:“尤其是中央严肃查处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充分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绝不是一句空话。”
97260名党员
被处以党纪处分
干以胜称,2006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处分97260人,占党员总数的1.4‰。其中,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失职渎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和财经纪律等受到处分的78980人,占受党纪处分人员的81.2%。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3530人,占受党纪处分人员的3.6%。此外,还有37775人受到政纪处分。
“跑官要官”
424人被查处
干以胜介绍,去年共查处“跑官要官”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424人。
另外,在严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纪律方面,共查处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单位491个,涉及违规金额2.55亿元,2666人受到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查处商业贿赂
涉案金额达37.66亿
干以胜介绍,治理商业贿赂案件的力度明显加大。全国共查处10883起商业贿赂案件,涉案总金额共37.66亿元。最近,将公布一批商业贿赂典型案件。
深挖细查和巡视
查出郑筱萸杜世成
干以胜介绍:在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中,有46.2%来源于信访举报。如,福建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长荆福生案件,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武龙案件,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案件都是根据信访举报查清的。
去年,在对案件的有关线索进行深挖细查的过程中,查处了一批“窝案”、“串案”。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
去年,巡视组比较长期地驻在一个地方或单位,深入了解情况,从中发现和查处了一些大案要案。如,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等。
现场提问
中国已承诺不判处赖昌星死刑
香港文汇报记者:今年1月,加拿大联邦法院对远华案主犯赖昌星遣返风险评估进行了聆讯,庭上争议的焦点就是赖昌星被遣返后是否会被判死刑或者受到酷刑。请问你对此有何评价?
干以胜:赖昌星是被国际刑警组织通缉的刑事犯罪逃犯。前不久,加拿大联邦法院对赖昌星遣返前风险评估进行了司法复核聆讯。中国已承诺不判处赖昌星死刑,就包括不判处他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这个法律规定是非常明确的。
自从查处赖昌星案件以来,先后有30多人投案自首,对这些人,司法机关全部兑现了政策,给予了宽大处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们奉劝赖昌星,不要再执迷不悟,明智的选择是尽快下决心,回来投案自首。祖国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中国的腐败与社会制度无关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您怎样看待当前反腐败的形势?
干以胜:有人认为,中国的腐败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许多存在腐败甚至严重腐败的国家,实行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中国的腐败问题决不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
陈良宇案将适时公布
新加坡联合早报:陈良宇问题的查处,不知道进展如何?是否会在十七大之前结案?
干以胜:到目前为止,这个案件的查处进展顺利,正在逐步深入。查处的情况将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公布。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外界有消息说,陈良宇案查出他可能涉及三亿元的股票,您是否可以证实一下这个消息?
干以胜:关于陈良宇同志有三亿元股票的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专家分析
“垂直领导”
有利反腐
“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中国问题学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说,“中央加大对地方纪委‘垂直领导’,无疑将改善地方反腐环境。”
持相同观点的人远并不止胡星斗一人。郭盛永,某地法院党组副书记。他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出了“内心所想”:对地方纪委“垂直领导”,一是增强了中央和地方党政信息的通透性;二是增强了省级纪委书记的使命感;三是增强了权力分解制约“监督链”的内核力。
监督模式
“三位一体”
2002年,中纪委、监察部分别向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药监局等8个部委派驻机构,目的就是监督这些部门的“一把手”。至2004年,中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实现统一管理,全面“直辖”。至2006年2月,各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也全部完成。
2003年6月,中央巡视组正式开展工作,计划在5年内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一至两遍,主要监督目标是地区党政“一把手”以及领导班子集体。随后,地方巡视组也相继成立。2005年8月,中央批准单独设立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办公室,主要为巡视工作提供相关的行政服务。至此,纪检系统逐渐形成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制、巡视制和中央提名地方纪委书记制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垂直领导”
需制度化
此次省纪委书记大批轮换,新任纪委书记的提名权更多地掌握在了中央手里,这也就加大了中纪委“垂直领导”的力度。
但胡星斗教授仍表示了他的担忧:“这种领导模式实际是一种半垂直模式:毕竟省纪委书记在地方党委担任常委,地方‘一把手’仍是其上司,没有形成平起平坐的地位,对于‘一把手’的监督成效,尚待观察。”
而清华大学廉政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任建明则认为,干部任免流程中,最核心的是提名,地方纪委书记的提名权主要掌握在同级党委(书记)手里。
任建明举例说,当年刘善祥(原河北省纪委书记)查张家口卷烟厂一案时,如果查下去,就会牵涉程维高(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的秘书,进而牵涉到程维高。但刘善祥坚持要查,程维高就让他提前“退休”了。
任建明建议,“如果能将这种做法(中央提名省一级纪委书记)制度化,就可以大大增强纪委的发言权,减少纪委办案中的地方性影响。”
本版文/记者童光来特约记者立人
2006年各省(市、区)纪委书记调整情况
姓名 | 原/现职务 | 性质 |
马志鹏 | 原职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书记/现职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和北京市纪委书记 | 中央调任 |
臧献甫 | 原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现职天津市委委员、常委和天津市纪委书记 | 中央调任 |
沈德咏 | 原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现职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 中央调任 |
徐敬业 | 原职中纪委驻商务部纪检组长/现职重庆市纪委书记 | 中央调任 |
叶青纯 | 原职中纪委驻最高检纪检组长/现职河南省纪委书记 | 中央调任 |
金道铭 | 原职中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长/现职山西省纪委书记 | 中央调任 |
朱明国 | 原职重庆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现职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 外省调任 |
王华元 | 原职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现职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 外省调任 |
刘春良 | 原职河南省委常委/现职安徽省纪委书记 | 外省调任 |
陈文清 | 原职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现职福建省纪委书记 | 外省调任 |
宋育英 | 原职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现职湖北省纪委书记 | 本省任职 |
杨传升 | 原职山东省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人事厅厅长、党组书记/现职山东省纪委书记 | 本省任职 |
臧胜业 | 原职河北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现职河北省纪委书记 | 本省任职 |
王侠 | 原职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现职陕西省纪委书记 | 本省官员 |
符强 | 原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秘书长/现职新疆纪委书记 | 本区官员 |
(责任编辑: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