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一名农民工抱着熟睡的孩子赶火车。
肖恩 摄
2月11日,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古镇村民在张贴春联。
乔启明 摄
2月8日晚,北京一些大学生聚在一起包饺子。
范继文 摄
春节的脚步,一天天近了。
热闹声中,还有一些声音让今年的这个春节显得“与众不同”——近日,民间关于春节该如何过、该怎么看待春节的“新”“旧”民俗、什么才是真正的“年味”等话题的讨论,也和窗外不时传来的鞭炮声一样,一天天热烈起来:有学者大声疾呼要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前不久的地方两会上,频频传出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将除夕定为法定假日的消息;近日,全国又有十余家媒体联合发出同样呼吁;但又有民俗专家表示,“年味”其实从未变淡……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能拨动国人心中情感之弦的日子,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新时代的新民俗,究竟是破坏了民族传统的堤岸,还是在潺潺的文化溪流旁栽下了新鲜的花草?
辩证看待年俗的变与不变
日前,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表示,世界各地的民族节日一般在三五天或一周,加上准备时间,最长也不超过10天。
而中国的传统春节,始于农历腊月初八,到农历正月十六结束,长达39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节日”。
在农耕文明时期,进入腊月,每隔几天就有特别的含义和仪式,比如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神,除夕之夜要守岁,正月初二出嫁女儿要回娘家……但在如今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里,这漫长的节日又该怎么过?怎么过才更有“年味”?这一点,也成了近日舆论争论的焦点。
有网友留言表示:“这年,真是越过越没劲了,好吃好喝好玩好穿的,平时都能搞到,不一定非得等到春节。也就是在家里睡睡觉、看看电视、打打麻将,早两年连鞭炮声都听不到,更觉不出跟平时的假期有什么差别。”
当然,也有人不甘心过这样“半休眠”的春节,选择了旅游过年这种比较“新潮”的形式,但又有专家对此表示了异议。近日,山东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万鹏说,春节讲究“家自为节”,其前提必须是阖家团圆。选择外出旅游,让老人独守空巢;或图省心而去饭店吃年夜饭,恰恰违背了春节的节日精神,是对年节精神的曲解。
过年是不是真的越来越“没劲”了?有不少专家并不这么看。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说,祭祀、打年糕、闹花灯等春节的标志性习俗仪式,体现了农耕社会对物质的需求。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以这些习俗仪式为标志的“年味”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凝结成一种全新的“春节文化”,并已被广为认同。如今,春节吸引人们的已不再是美食美物,而是难得的精神氛围。
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书认为,有些传统的春节民俗确实简化了,但新的春节民俗又在不断产生,比如短信拜年、春节旅游,这在过去是没有的,时代在变,春节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但所有这些新的变化,并没有冲淡“年味”。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民俗及其文化内涵也历经消长,重要变化之一就是更加注重现实的社会关系;另一大变迁就是由古时以礼仪祭典为核心,转为如今以消闲娱乐为主。
提升春节内涵不能光靠申遗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民俗专家陈竟教授日前发出呼吁:尽快启动春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程。他的这一倡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陈竟表示,“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许多年俗文化都丢失了。如果从现在开始挽救,还是有东西可保护的,申遗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然再过几年,整个中国都没有年味了。”
联想到此前有教授忧心忡忡地撰写了《保卫春节宣言》,还有不少网友签名表示赞同等情况,人们不禁感到疑惑:悠久的春节,真的到了要“保卫”的地步吗?
西南大学历史系卞兆明教授认为,春节还不至于沦落到需要被保护的地步。“看看春节期间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
赵书表示,“从春节文化的整体来看,现在和过去并没有本质区别,大部分习俗都在延续,人们过年的心态、除旧迎新的愿望、大团圆的心理一如既往。中国人的大年三十情结,直到现在还根深蒂固。人们千里迢迢赶回去,为的就是一顿年夜饭。”
或许,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艺乙的话,更适合给“保卫”与否的争论做个结语。徐艺乙表示,申遗的过程若能让大家真正重视春节,这会是件好事情,但不能让它成为一种口号,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展开对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形式与价值的保护。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说,一些人觉得“过年没意思”并不意味着不想过春节,而是想更好地过春节,希望有更好的民俗产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点,是我们在讨论“年味”时要特别注意的。
(综合本报记者及新华社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