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2月13日电 记者李战吉报道:“‘农家书屋’里的这些‘宝贝’好得很,啥时下种、施肥多少、虫害咋处理……借来一翻心里就有数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乡李家堡村52岁的农民效克林刚从村“农家书屋”借了本马铃薯种殖的书,赞不绝口。
安定区李家堡村的“农家书屋”建在村支书史正常家。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2500多册书籍和光碟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内容涉及农业科技、医药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据史正常介绍,书屋里每天借书的多则数十人,少则七八人。2005年,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筹集20多万元资金,在兰州、定西、天水的15个行政村启动实施了“农家书屋”试点工程。书屋直接建在了农户相对集中,附近有学校、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群众借阅方便的行政村和农家。目前,甘肃省已建成“农家书屋”160多个。计划到2010年,全省将建成“农家书屋”1000个。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开展免费赠书、开发“三农”图书选题等办法和措施,着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省新闻出版服务“三农”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已形成了“书为农业编、书为农村送、书为农民用”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为陇原大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增添了活力。
2003年以来,甘肃省先后多次邀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发“三农图书”选题,逐步建立了针对性强、富于时代感和乡土气息的“三农”出版物选题体系,组织实施了投入100万元、策划选题100个,出版发行100万册的“甘肃农村小康建设丛书”出版工程。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出版涉及农业科技、农村医疗、农村普法等方面的图书90余个品种,近80万册。
甘肃省从2004年起实施了农村基层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立图书发行网点30个,为全省140个行政村捐赠了价值30余万元的“三农”出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