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15年完成百项发明
57岁的他个头不高,满头白发,其貌不扬,然而他的改造成绩却让人刮目相看。曾因盗窃和受贿被判死缓的原国企厂长惠继凌,在他15年的服刑改造生涯中,完成108项技术发明,完成技术革新31项,14项获得国家专利证书,被监狱干警称为“大墙内的发明家”。他发明的“节水龙头”、“光控式剪板机防护栏”等都已在监狱投入了使用。经过多次减刑,他即将在明年刑满释放。近日,记者来到他服刑的北京市第二监狱进行了采访。
风光
屡任“救火”厂长
他认为,频繁地去不景气的企业任职是领导对他的信任。
惠继凌出事时的身份是北京汽车制造工业公司下属某厂的厂长。惠继凌从部队转业后来到该公司,一年后就被选为厂长。那年,他才24岁。此后的17年中,惠继凌辗转过好几个工厂任厂长。“我当时是处于‘救火员”的状态,哪个厂不景气、完成不了任务,总公司就派我过去。’在公司领导眼里,惠继凌是该系统中最年轻和最有魄力的厂长。
1981年,31岁的惠继凌来到濒临停产的汽车喇叭厂当厂长。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厂经过8个月的产品开发,生产出全国最早的低噪音喇叭。惠继凌说,由于市政府认可他们厂的这项产品确实能降低城市噪音污染,市公安局曾在报纸上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的车辆都更换他们的产品,否则不给办理年检。公告见报后,工厂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了过来,厂里的效益也一下子好了起来。
两年之后,惠继凌又被调到另外一家单位。惠继凌说,那时,他把工作当成了生活的主要乐趣。在他看来,频繁地去不景气的企业任职是领导对他的信任。
失衡
盗窃被判死缓
看见他的下属干个体后月收入几万元,听见女儿说要去有钢琴的同学家玩,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
“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
后来,见到他培养出的干部很多都下海当了个体户,他们每个月有几万元的收入,而自己只有两百多元。惠继凌的心理有些失衡了。“他们也找过我跟他们一起干,可我总觉得自己辞职对不起信任我的上级领导,再说,我也确实挺看中我的工作,觉得这是份事业。”
与此同时,惠继凌对物质生活的个人欲望也在一天天膨胀。那时,他几乎天天都被朋友们请去在外面吃饭唱歌,抽的好烟也是别人送的。自己在外面高消费,而回到家中,看到老婆和女儿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惠继凌觉得特对不起她们。“我女儿羡慕同学家有钢琴但又不直说,有一天就告诉我说,她要去有钢琴的同学家玩。我当时听了心里一阵酸楚。从这件事后,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
家里成汽车配件仓库
多年在汽车行业内的工作经历让惠继凌在汽车配件的销售领域积累了很多社会关系。起初,很多过去的同事找到他让他帮忙引见个人,惠继凌都会痛快地答应,顺手就写个条子什么的。别人给他好处费他不好意思要,就收点好烟好酒。次数多了,惠继凌觉得这也是个生财之道。
有一次,以前的一个下属找到惠继凌说:“惠厂长,我这儿有点东西,属于汽车配件的,是别的汽修厂的积压物资,你能帮我销售吗?”惠继凌心知肚明,他一看到这些货品就知道肯定是来路不正当。他能判断出,对方借单位管理混乱,把本厂生产的配件偷拿出来让他销售。因为通过惠继凌能卖个高价,很多人会揣着偷来的东西上门找他。“他们三天两头过来送货,我们家都快成库房了。”惠继凌说,既然大家都相信把东西卖给他最安全,他就经常出主意告诉他们怎么做才不会露馅。他认为,只有在安全前提下长期合作,大家才能都受益。
1989年7月,惠继凌因其他问题被抓。跟他合伙盗窃的人见他被抓后,主动向警方交待了他们盗窃汽车配件的事实。1991年10月25日,因盗窃价值5万余元以及受贿3700元,惠继凌被北京市一中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刘娅楠)
|